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新闻 >

上大学系"失败投资"引争议 折射公众就业焦虑(4)

2013-10-28 10:04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江苏省海安双楼中等专业学校杨一成

  一位父亲不愿供女儿上大学的言论被各种媒体炒得沸沸扬扬。据一项调查显示,一万多名网友中有七成赞同该父亲的做法,支持者可谓众矣。说实话,对于那些观念比较传统的国人而言,这位父亲的话绝对算得上奇谈怪论,然而却迅速赢得了众多网友的声援,其中原因,引人深思。

  网友们的态度,依我看,与其说是在参与读书究竟有没有用的讨论,还不如说是借助这个平台进行了一次集体情绪宣泄—集中火力炮轰就业中的不公平现象。毋庸讳言,就业如同教育和飞涨的房价一样,一直饱受关注和非议,其核心问题不是就业机会的整体减少,而是就业面前很难做到人人平等。

  毫不夸张地说,在当下某些地方,无论你是想当一名体面的公务员(微博),还是想进一家薪酬高、福利好的企事业单位,如果没有一定的社会关系或财力作后盾,是很难如愿的,即使你在大学里学业成绩优异。

  这恐怕是催生读书无用论很重要的土壤。这种现象,必然会让既无权势又无关系的普通人产生强烈的焦虑感,这种焦虑积聚久了,自然需要一个释放的渠道,如此一来,那位父亲无意中就成了社会公众的代言人。

  所以,读书究竟有没有用这一问题其实不用讨论,人们更应该重视的是其产生的背景,有效净化就业环境,促进就业公平。这是一个值得全社会深思的问题,也是政府相关部门亟须解决的问题。

  过来人语

  只闻书香,莫谈收益

  安徽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李颖

  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下,很少有人能够一毕业就找到令自己十分满意的工作。拿我自己来说,毕业于某211重点大学,读书时是所谓的好学生,年年拿奖学金,年年评优,毕业时还被评为优秀毕业生。毕业后谋到一份工作,其待遇和发展前景都和预期的有不小差距。

  但这两年里,我在繁重的工作任务中积累了经验,在同事的肯定中感受到了一定的自我价值,这就为将来可能到来的更好的工作打下了基础。读大学也是如此。

  如果你只看重那一纸文凭,它不一定能带来令你满意的收益,但如果你把它看作一段成长的经历,你会发现,阅读能提高修养,与人交往能开阔视野,社团经历能锻炼能力,就连大学恋爱都能丰富人生。这段经历是对一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足够影响一生。

  只闻书香,莫谈收益,这不仅是对知识的尊重,也是一种难得的智慧。

  家长谈心

  上有些大学确实是失败的投资

  河北省涞源县李国婧

  尽管从心里来说很不愿意承认,但事实还是逼得我不得不承认,让女儿上大学这步棋走得很失败。女儿当年上的是一所三本学校,四年下来各种费用有十几万,可学校对学生们就是糊弄,各方面都比较混乱。

  如今孩子毕业一年了,仍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现在还在家里待业。如果当初不上大学,那时就业形势没有现在严峻,起点不高,期待不高,找工作也容易些,干到现在也能有好几年工龄了,最起码也能混出点社会经验来。

  现在这张大学文凭没有单位认可,孩子又没学到啥本领,这能说不是失败的投资吗?有些大学真应该好好规范一下了,不能再放任它们误人子弟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