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新闻 >

上大学系"失败投资"引争议 折射公众就业焦虑(2)

2013-10-28 10:04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这太功利了

  曲靖师范学院朱加锐

  生活在这么一个物质社会,一切都变得那么功利。学习钢琴舞蹈是为了增强竞争力,而不是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交朋友是为了给自己带来方便利益,而不是为了能够荣辱与共。所以,一些人产生上大学是失败的投资的想法也很正常。

  其中原因,主要是大学生以前被称作天之骄子,考上大学就意味着飞黄腾达、地位显赫,而随着大学教育越来越普及,情况变了,一些大学生毕业后可能找不到工作,而不少没有上大学的人经过自己的努力,反倒过得风生水起。这让一些人怀疑上大学到底值不值。

  其实,上大学给一个人的成长带来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对其提升自我、完善自我都有莫大的帮助。但身处这样一个只讲物质不讲精神的时代,一些人坚定地认为只要不能带来丰厚的物质利益,那么不管做什么,都是没有价值、没有意义的。这样的想法,实在是太功利了。

  善用校园资源,完成自我提升

  太原师范学院刘涛

  上大学是不是失败的投资,关键看学生能不能利用大学资源完成自我提升。

  大学的图书馆是对学生免费开放的可供自习的场所,大学的学生组织是学生培养能力、结交同好的所在,大学的教师是在学识上修养上对学生起示范作用的榜样,大学的课堂是学生完成学业、交流观点、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地方,这些虽然都不是经济上的回报,却给予了学生良师益友及一生受用的知识积累、思想培养。

  如果仅仅把大学看成是一个混文凭的地方,那这样的“投资”确实是失败的。

  老师观点

  上大学,不该这样计算

  河北省沙河市第九中学张立日

  上大学不能像办企业一样一味计算数字上的盈亏。教育是慢事业,那种把孩子的教育仅仅当做投资的想法过于急功近利。“今天的教育,明天的经济”,一些地方这样的大幅标语,体现了一种浮躁情绪。

  其实这种论调不是空穴来风,因为我们的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已等同于就业教育,许多人上学的理想,不是学而优则仕,就是学而优则富,思想成长、人格完善等完全被忽略了。

  有谚语说:三世能造就一个富翁,却不能造就一个绅士。我们的教育偏偏就仅仅着眼于培养权贵。就连一些国内知名高校,也以本校校史上诞生了多少亿万富豪和省部级高官为荣。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上大学是其中一个短暂但又很关键的阶段。学生进入大学,应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思维习惯,涵养阔大的人生境界,学习将来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技能,而不仅仅是学一门技术,找个好工作,更不能因为有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就去否定上大学的意义,就认为上大学得不偿失。

  风物长宜放眼量,你如果扎扎实实地度过了大学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相信此后绝对不会后悔人生中有一段大学时光。至于出校门后做什么工作,从自己的内心需求出发,笃定选择、坚定前行就好。

  西方有个故事,说一个人舍不得卖掉家里的毛驴供儿子上学,别人就讽刺他:“你若不让儿子上学,家里就会有两头毛驴了。”故事虽简单,却充分彰显了教育的意义,值得每位家长好好品味。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