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环境太差,考研需要安静环境,情侣搭伴租房还是不适应集体生活
面对越来越多在校大学生租房的现象,在禁止和放开的选择之外,教育部门和学校还应切实优化学校住宿条件,注重学生个性需求,以更多的保障和便利吸引学生在校住宿,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
暑假未完,一些高年级在校大学生已然开始绸缪开学后自己搬离集体宿舍外出租房住,他们“理由充分”,家长却纠结万分,到底该不该让孩子在外租房?在自由和安全的利弊考量中,在校大学生们又该如何选择?
校内校外两张床
太原市万柏林区后王村是一个城中村,太原理工大学虎峪校区和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都在村子附近。随着大学生租房需求日益增大,各种各样的生活旅馆在拥有独特地理优势的后王村纷纷开张,而且生意火爆。
“我手里还有一间房子,要是租的话今天就定下来,到明天可能就被学生租走了。”8月3日,一家名为鸿缘旅店的房东向新来的租客热心地介绍。这家旅店一共六层,下面三层是日租房,上面三层则是月租或者年租房。房东介绍,学校周边现在一房难求,这附近旅店的出租房基本已经满了,几乎每天都有学生过来询问什么时间会有房子空出来,好提前预约。尤其是现在暑假期间,很多学生留校学习,学校宿舍条件有限,在外租房的人更多,一些学生一租就是半年,房东笑称学生都是在租房避暑。
太原理工大学大三学生李伟(化名)已经在这里住了一年,他和其他两位同学合租了一间房子,记者跟随他回到他租的屋子,30平方米左右,带一个阳台,一个不能洗浴的卫生间,而三张单人床,一个衣物柜就是他们三人全部的家当。李伟说,这一间屋子一月600元租金,他们三个人一人交200元,也不算太多。他们大二的时候觉得学校公寓限水限电,人又多,每天晚上11点还准时熄灯,很不方便,于是几个同学一起商量出来租个房子,能够更自由一些,父母刚开始不同意,后来他们说有利于学习,父母就默许了。
李伟说,虽然在外面住,但是因为学校有规定不得私自外出租房,所以他们住宿费照样每年都交,宿舍的床铺也还在。记者了解到,目前像李伟和他同学这样校内校外两张床的学生很多,在外面租房在高校学生中尤其是高年级同学中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有宿舍为何要租房
为什么有一部分大学生不过集体生活,不住集体宿舍,而是选择去校外租房呢?
首先,租房大学生大多都会提到宿舍条件有限的问题。据了解,我省大多数高校宿舍都是六人间甚至八人间,没有空调和电扇,一到夏季就会很热。宿舍管理严格苛刻,晚上11时准时熄灯并且不得外出,一些学生公寓还有额定电压限制,有些学校在宿舍中甚至不能使用吹风机和风扇,像李伟一样的一些同学认为自由舒适一点,多花一点钱也值得。
大学生租房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考研学生,山西大学的陈佳(化名)和宿舍一个同学在校外租了一间房子,因为要考研,她看书经常看到深夜,学校11时准时熄灯经常让她感觉意犹未尽,打开充电台灯学习也会影响宿舍其他同学,而且宿舍人一多一乱就会影响自己,经常和室友产生摩擦,于是她干脆叫上另一位考研的女同学一块儿租房居住。
大学生租客中争议最大的是情侣合伙租房。在租房情侣们看来,他们都是成年人,是奔着结婚去的,有的甚至已经见过家长了。合租可以自己做饭比在学校要省钱,还能提前适应一下两个人的生活。但是现在未婚同居尤其是大学生同居得不到社会认可,本身又存在安全隐患,所以遭到学校、家长坚决反对。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租房大学生是为了自己一些特殊原因,比如有的同学创业需要,有的与室友摩擦,或者干脆只是为了朋友娱乐时有个地方。
在校大学生在外租房,家长是何态度呢?记者采访的大学生租客中,大多数租房都没让家长知道。很多家长不满意学校的公寓条件,但也不同意孩子在外居住,花钱多是一方面,更担心孩子在外面会出什么事。
“孩子说考研看书宿舍太吵,虽然担心,但也没办法。”孩子在后王村租房的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刚开始她也反对儿子租房,但是经不住儿子以考研学习为由反复要求,她去过儿子宿舍,八个人住,确实很吵,她也专门到出租屋看过,和儿子同住的两个同学的确也在准备考研,虽然放心一些,但是仍然提心吊胆,生怕有什么事。“儿子还好,要是女儿上大学要租房,我是说啥也不同意的。”
尽管租房学生认为在外居住有种种方便,但是目前高校对待在校大学生在外租房“禁令”没有改变,所以租房还得“偷偷摸摸”。
引导租客回归校园
2004年4月教育部规定“原则上不允许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居住”,2005年7月,教育部在这个问题上稍微有所松口,“需在校外租房的学生,学校也要制定切实措施,加强教育管理”。而2007年7月,教育部又通过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严格校外住宿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原则上不允许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居住,对特殊原因在校外租房的学生,要履行相关备案手续”。那么,对于大学生租房问题究竟应该坚决禁止,还是应该放宽政策让其成为合理行为?
“安全问题是压在学校身上的一块石头,也是教育部发文禁止学生在外租房居住的主因。这一问题解决不了,教育部和学校就不会放宽政策。”运城学院中文系负责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王波告诉记者,学校坚决反对在校大学生在外租房。在学校有宿舍管理员,有保安,但在外面租房没有,而且流动人员情况复杂,如果个别学生有特殊原因必须在校外居住,家长必须同学校签订协议并且陪读。
学校禁止外出居住,但一些学生有租房要求,哪怕住宿费照交也要出去,很多租房学生认为学校不过要收钱,交了钱就行,但在外租房,客观上增加了学校管理的难度。比如老师查宿舍,同学会打掩护说“出去了”,然后一条短信就能叫回来,而学生要是在外面发生危险,就没人能及时报告。针对这种状况,今年前半年运城学院已经组织老师对外出租房学生进行排查并要求回校,并且学院称这种排查行为还会继续。
强硬政策和加强管理最终可以达到“截流”目的吗?追根溯源改善大学学生宿舍条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美国、日本、英国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在学生公寓建设上的投资同样要比我国高得多,单人或双人公寓在美国校园最为普及,学校也绝不会因为招生人数多增加单位宿舍的学生数。美国学校一旦学生公寓住满,学校就会让其他学生在校外租房,校外租房环境差、价格高,所以美国学生都希望能够住在学校公寓里。而我国一些高校不断扩招,公寓的实际承载力和住宿条件却没有跟上扩招步伐,大学公寓拥挤、设施不齐全等让许多大学生家长惊叹“住宿条件还不如一些中学宿舍”。所以,改善住宿环境,才能从根本上吸引“租客”重回校园。
考研是很多大学生外出租房的理由。在外租房对一部分自控力强的学生有积极作用,但对许多自控力不强的学生反而有害无益。因为在外租房的没有课时和老师约束,再加上自控力不强,租房学生最后都十分懒散,旷课、迟到也成了常有的事。所以,大学校园中,在外租房的考研没考上,而住校的却考上了的情况也十分普遍。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管理学院办公室主任苗宁平建议,现在大学生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大学时期的集体生活是难得的人生体验,大学生们应该珍惜这样的人生经历,在集体生活中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呵护和享受大学宿舍同学情谊,为自己的人生留下美好回忆。记者高建华 实习生张军 文/图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