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新闻 >

当代大学生生活意义缺失

2013-05-23 11:12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当代大学生生活意义缺失 迷惘纠结等生命困顿多现

  生命教育,不容缺位(深聚焦)

  5月17日,一条有关“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一男生跳楼身亡”的微博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一名大二的学生用跳楼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事件发生后,专家学者纷纷呼吁,唤起青年人对于自己生命以及他人生命的敬畏刻不容缓。为此,生命教育,不应缺位。

  有两个观点与大家分享,一个是“每个人的生命,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无论是幸或是不幸,都很宝贵”;另一个是“每个人都负有使自己的生活越过越好的特殊责任”。这段话出自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肖川,4月27日,在杭州举办的“全国生命教育2013年年会”开幕式上,肖川的观点耐人思考。

  “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泰戈尔的话启发我们,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是发展生命、完善生命,并最终使得个体生命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获得幸福人生的伟大事业。然而,近年来,频发的高校大学生自杀、伤人等极端事件,却让我们突然发现,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有关生命的教育,仍十分缺失。正如记者采访时一位大学生所说,“学校教育,教会我们爱祖国、爱他人,却并未教会我们爱自己。”

  生命的困顿呼唤生命的教育

  当代中国的教育在学生的“知识增长”方面抓得很有成效,但在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方面存在缺陷,这是生命教育在当下提出、并推广的现实背景。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所教授郑晓江分析指出,当前,许多大学生出现“生命的困顿”,表现为陷入严重的郁闷、无聊、纠结、“活得很累”;严重者则发展到网瘾、自闭、斗殴、自残;再严重者就沦落到吸毒、自杀、伤害他人。因此,迫切需要在大学中寻找一种新的教育内容与方式来加以解决。

  反观大学校园的现状,我们看到,尽管大学生自杀率远远低于全国人口自杀率,但是大学生自杀造成的社会影响却是巨大的。而且,在2004年“马加爵事件”、2007年“女版马加爵张超”,以及2010年药家鑫交通肇事杀人等一系列恶性事件发生后,教育界已经在深刻反思,我们的教育哪儿存在不足?

  有专家指出,当代中国大学生生命困顿,主要表现在生命价值的缺失与生活意义的迷惘上。学业、就业、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压力使得不少大学生出现了程度不同的“迷惘”、“纠结”、“囧”等生命困顿的表现。现行的教育体系中,学生往往被当做知识灌输的对象,却并未被视为身心都要获得成长的“生命体”,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能解复杂的数学题目,却难以理解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此外,在家庭教育层面,绝大多数的父母都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升学与学业成绩上,而忽视对孩子有关生命价值的认知,这也导致了生命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 1 2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