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新闻 >

稳步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2)

2013-07-30 09:37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专家点评

  清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晓阳: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探索

  从2011年开始的直属高校公开选拔大学校长改革试点,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其意义不仅在于以民主、透明、公开的程序和方式选拔大学校长,而且还在于它是探索现代大学制度迈出的重要一步。

  通过民主程序,自下而上地产生校长候选人,然后又组成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校长遴选委员会,整个遴选、考核过程充分体现透明公开,使得广大教师、学生都享有知情权、参与权,通过这种方式遴选的校长,也就享有更高的知名度、更广泛的民意支持,成为能够为高校发展做出贡献的德才兼备的优秀管理人才。

  自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公开选拔大学校长已经举行过两次,范围有所扩大,机制也不断完善。当然,在改革的未来方向上,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诸如遴选委员会的组成,能否体现“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要求?能否充分体现和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遴选委员会成员中,来自大学师生和管理者的比例能否更高一些?对校长岗位职责定义和候选人资格要求的陈述能否更加精细化?对校长岗位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组织成员特性等,以及候选人的基本态度、知识、能力等要求的陈述能否更加具体,使得最后遴选出来的校长人岗匹配度更高。在具体考核测评过程中,也应考虑采用更加客观、科学的考评工具,例如人事心理学中的评价中心(assessment center)方法等。从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要求来看,公开选拔大学校长仅是其中的一个步骤。大学校长的选拔、任命也可以有多种方式和途径,不宜“一刀切”。从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来看,大学校长的遴选固然重要,大学校长办学职权的行使向谁负责、大学校长的任期责任制考核等相关制度建设同样重要。大学章程的制定、大学学术委员会作用的加强、大学理事会或董事会管理制度的建立等都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进行一种系统、配套的制度建设,才能使其发挥最好的作用,克服旧的管理制度的弊端和问题。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