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新闻 >

大学生违反交通规则被扣学分引热议(2)

2013-06-25 08:24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反对

  学校罚分于法无据

  “该学院只有这两名学生受到处罚,学生交通意识明显加强”。然而,效果好并不代表就是“灵丹妙药”。首先,从法律角度讲,“法无授权皆禁止”,学生违反交规,给予扣学分处罚,没有任何法律依据;再者,对于交通违法行为,执法主体是交警部门,学院处罚学生,教育权力明显超越了法律设定的边界,属于越俎代庖;还有,将违反交规受处罚的学生进行公开曝光,也涉嫌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

  退一步讲,即便是学院“有权”处罚学生违反交规行为,像胡某和赵某两名学生“不按照交通信号规定通行”的行为,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应罚款10元。如果学院从体恤学生无收入来源的善意考虑,免去经济处罚,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即可。相反,将学分与交规捆绑在一起,不仅于法无据,而且处罚明显偏重。试想,一旦有学生受到扣学分处罚,将进入学生档案,不仅影响其现实表现,而且影响其毕业和就业,甚至影响到其今后的人生。

  可见,学生违反交规扣学分,折射出教育权力也在“闯红灯”。交通环境的整治,民众公共安全感的提升,还是要从公权部门抓起,从提高公共管理水平,从改良执法理念做起。特别是教育部门及学校,既然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社会职责,就应该以教育为主,不要动辄就使用权力,对学生进行以罚代教、罚不择法、罚而无度的惩戒,这对学生不是一种教导,而是一种伤害。当教育权渐渐异化为管制权,触及到的两处“要害”——关于品德教育与人身自由的边界,关于教育权力与学生私权的博弈,也让学生“伤不起”。张连洲

  评判

  举措挺好不要误读

  大学生“违反交规扣学分”的新闻标题,马上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关注与质疑,很多网友觉得把违反交规与大学学分挂钩,这样的处罚太随意,也太严厉了,是交管部门和当事大学另外一种意义上的“闯红灯”。但实际上,多数媒体在报道这一新闻的时候,都存在一个严重的“误读”,乃至连广大网友和读者也跟着“误读”了“违反交规扣学分”。

  实际上,这所大学对违反交规的大学生所扣的“学分”,并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可以让大学生顺利毕业,拿到毕业文凭和学位证书的学分,而是“综合素质学分”。换言之,此学分,非彼学分,多数网友和公众之所以对“违反交规扣学分”的反应这么强烈,正是把“综合素质学分”当成了普通意义上的大学学分。

  能够让大学生顺利毕业,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学分”,基本上和学生在大学期间的道德素质、行为表现没有关系,只要学生按照学校的规定完成了学业,各种科目考试能够合格,就能修满学分,顺利毕业。而“综合素质学分”,则是独立于普通学分之外的另外一种考核评价体系,它往往和学习成绩、考试分数无关,而只和大学生在学校期间是否遵纪守法、是否积极参与学校各种活动、是否热心公益等有关。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