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大学生“贬值”是时代的进步

2013-06-01 12:21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据2012年6月的调查显示,69%的大学毕业生起薪不到2000元。但是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2012年末,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为2290元。专家认为这种现象很正常,大学学的东西和市场不对路,农民工的收入相对高,但他们干的活大学生不一定愿意干。(5月28日中国广播网)

  大学生真的不如农民工挣得多?非也。从对象上看,一方是刚走出校门的应届毕业生,一方是外出农民工,前者并不能代表全体大学生的收入水平。更何况,拿大学生的起薪同外出农民工的人均月收入相比,也无法得出什么令人信服的结论。

  然而,与这样的错觉相比,大学毕业生的含金量确实呈逐年下降之势,而外出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则是在逐年上涨。一升一降之间,反映了中国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实乃特定发展阶段的真实写照。

  既然都是自主择业,那么市场供求关系就是对劳动收入起决定性的力量。起薪的降低,说明在经过多年扩招以后,普通的大学毕业生已不再稀缺,想要重复父辈那个时代刚毕业就能捧上金饭碗的传奇已不再现实。外出农民工收入水平的提高,反映有技能、肯吃苦的就业者日渐稀缺,即使不断涨薪,依然在多地出现用工荒。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中西部转移,更加讲求社会保障、工作环境和生活品质的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在当地就业,也在客观上加剧了供求关系的失衡。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市场的自我纠错行为。上大学是为了学知识,知识可以提高智识,但知识与财富不呈正比关系,更无法让人一出校门就变得富裕。那些没有一技之长又不想吃苦的人,又凭什么眼红干着脏活累活的农民工呢?为什么不比一比工作环境、体力强度、稳定程度和社会地位呢?因此,这种变化得不出知识无用甚至贬值的结论,其实贬值的不是知识,只是学历。相反,知识的作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重要,真正的人才是很难埋没的。

  今天,大学毕业生已不能以人才自居,而必须要经受市场的检验。剧烈的变化令人感到残酷,逼迫着曾经的天之骄子们放下身段,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宋鹏伟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