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敢自诩为“活动帝”,但在这近六年的南外生涯里,我着实参加了不少活动。记得初中有一年的外语节,我们班排演的是《梁祝》。经过紧锣密鼓的选角,抱着极高期望参加选拔的我最终得到了为马文才的小厮配音的机会。稍显遗憾的是,“他”只有一句话的台词。这样一次“龙套”的经历,一方面让我见识到了南外牛人的众多,看到了自己与大神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我也十分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站在聚光灯下。我从龙套起步,初三时当过反串演员,高一时做过舞蹈编排,最终在高二成为了班级节目里的领舞和主唱。我对于参与班级活动极大的热情和一直以来坚持不懈的练习,让我有机会站在舞台中央,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得到众人的掌声。
关键词 兴趣
练咏春拳从2小时站桩开始
讲述者:张睿 保送至北京大学
南外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安排课余时间,学会调剂学习与兴趣爱好。初进南外,我有些不知所措,不过后来我很快适应,学习之余,加入了学校武术队,还在校外学习咏春拳。临近省比赛的那几周,我们武术队一行人常常训练到繁星满天,披着月光回家。那时候每天训练的动力就是有零食吃。我们队员和教练的关系十分融洽,尽管他们对我们的要求十分苛刻。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武术队在江苏省武术锦标赛中获得了很有分量的两个集体项目的一等奖。在学习咏春拳期间,我的思想有了不少成长。功夫片中的打斗场面实在精彩,但当初次练拳,我顿时就觉得索然无味,两个小时的时间,师父只让我练习了一件事——站桩。可以想象我当时的急躁,可当我真正开始稍稍入门时,即使是完全相同的出拳动作,每次练习都会有新的体会,我的内心也渐渐少了初来乍到时的急躁。我开始体会到,练功夫最重要的是练“内心”,其次是练出强健的体魄,最后才是掌握精准的技巧。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