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设计、整体推进,确保全国上下一盘棋,保证改革方向不偏航;重点突破、试点先行,能激发创新活力,探索有效经验,进而全国推广。将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辩证统一、相得益彰,这样的改革才能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重点突破 惠及民生
攻坚克难的歌声是如此高昂响亮
2013年高考季,重庆七中高三学生殷荣不用为了考试奔波于四川老家和重庆新家之间。作为“异地高考”破冰的首批受益者,他在当地就能参加高考。2013年,全国有4000多名像殷荣这样的幸运儿,受益“异地高考”改革。千万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多年的期盼,终成现实。
改革,正顺着民心所向,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力量,去触碰那些久攻不下的“硬骨头”。群众对哪里不满意,就改革哪里;体制机制哪里不顺畅,就向哪里发力。一曲曲攻坚克难的歌声嘹亮,一幕幕惠及民生的图景生动。
高考改革,曾是很多百姓心中的痛,高考指挥棒的片面引导,让孩子深陷应试教育的泥潭,让素质教育流于形式。今年的改革终于动真格的:12月8日,教育部公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时间表、路线图,减少统考科目、英语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有望还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素质教育综合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的本来地位,让教育真正回归育人的本质。
择校难题,曾困扰很多家庭,对于名师名校的趋之若鹜,让一些学校沦为“拼爹拼钱”的是非之地。今年的改革,抓住“择校在择师”的“牛鼻子”,8月中旬,教育部将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从上海等6省份扩大到山西等10省份,进一步完善教师进入和退出机制;11月19日,教育部全面推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探索“县管、校用”的无校籍管理新模式,让优秀师资真正为全社会共享。
“我们的大学为何培养不出拔尖创新人才,为何培养不出国家需要的人才。”钱学森之问时时拷问着中国教育。2013年的教育改革,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突破口,颁布高校学术委员会规程,促进教授治学的回归;核准人民大学等6所高校章程,推动大学章程建设,促进办学自主权的落实,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民办教育,曾是教育发展不忍提及的角落,办学不安定、师资无保障,似乎时刻提醒着民办教育的“出身”。如今,20多个省市出台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很多地方的民办学校的教师待遇、学生资助等方面都能享受与公办校一样的待遇,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涌入民办教育领域,民办教育发展驶入顺利的快车道。
一项项改革新政陆续出台,一个个教育难题有待破解。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的信心越来越足,对教育的满意度逐渐回升。云南省腾冲一中高三学生王成韬,今年凭借中央扩大扶贫定向招生计划的好机会,以670分的成绩考上清华大学。他说:“从小我就对清华心生向往,感谢扶贫定向招生,让我圆了这个梦。”
我们期待,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实现他们的教育梦;我们也期待,有朝一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中国教育梦,能够成为生动的现实。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