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测试成绩避免侵犯隐私
“公示笔试、面试等测试成绩会侵犯学生隐私吧?”北京某“985工程”高校招办工作人员表示,她担心这样的公示会伤害学生,“高考成绩也没有全部公示呀。”
北京某“211工程”高校招办负责人表示,公示测试成绩可能会带来一些误解和麻烦,“比如艺术类测试见仁见智,专家观点分歧可能很大,测试成绩的差距也可能很悬殊。”
有业内人士表示,高考阅卷教师是由中学教师、高校教师、专家学者多方组成的,有严格的选拔标准,阅卷也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因此成绩的权威性、公正性能够得到保障。而高校艺术特长生、保送生、自主招生等特殊类型测试的出题者、阅卷者均以高校自身为主,因此公示测试成绩,提高招生透明度,有利于招生的公正公平。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支持公示自主招生等特殊类型考试的测试成绩,他认为,特殊类型考生原来公示的信息太少,无法让大家真正了解一位学生的情况,将公示内容细化后,更加有利于公众监督,也能告诉公众为什么要录取这位学生。他建议高校公示时可以对录取理由、录取标准进行相应的补充解释,一方面避免公众质疑,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传播高校的选才标准。
多年研究高招政策的专家晨雾表示,公示特殊类型招生的测试成绩,能使特殊招生更加透明,对招生腐败起到震慑作用,但如何公示测试成绩还需要精细设计,避免侵犯考生的隐私。
链接
哪十条招生信息须公开?
“十公开”包括招生政策、高校招生资格、高校招生章程、高校招生计划、考生资格、录取程序、录取结果、咨询及申诉渠道、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录取新生复查结果。
高校不仅要公布统一分送的高校招生来源计划,可以不做分省安排的特殊类型招生计划、预留计划和使用原则以及调整计划的使用结果也应公开。录取结果则要求公开考生个人录取信息查询渠道和办法,录取信息包括批次、科类、类型、院校、专业等。高校还应公布分批次、分科类录取人数和录取最低分等。
依据教育部的要求,公开不到位的单位将被要求限时改进,有关责任人将被追责。教育部还要求各地按照“谁公开、谁负责解疑释惑”的原则,及时回应处理公众质疑和问题,建立健全舆论引导机制、虚假信息澄清机制和非法招生预警机制。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