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考试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增加学生的选择权,并使外语考试、成绩表达和使用更加趋于科学、合理。
高考是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以及学生攻读方向的终极指挥棒。36年的高考,作为“第一科目”的英语受到了国人的高度重视。那些从幼儿园就开始花大价钱学来的英语,基本都交给了高考。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把英语当课程学的时间已经高达20年。学生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学英语上,每学期的测试、竞赛比其它学科多很多,严重挤压了学其他科目的时间。而更可悲的是,大多数人学了英语后发现自己连基本的英文交流都不会,成了哑巴英语。
其实,英语只是一门工具,大众只要掌握基本知识就行,可以让喜欢语言的人士或因为学科和工作需要的人投入精力去研习,让英语回归到一种“有用的语言工具”的本质,这样才是理性的。
如果说,以前学习英语是为了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但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和世界大国,中国在快速崛起,中华民族正在伟大复兴,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2012年,英国、瑞典、爱尔兰、塞尔维亚等7个国家通过颁布政令等形式,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至此,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国家增加到40多个。降低英语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提高汉语和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位置,这才是正道。
高考36年英语终于不统考了,对于这样的探索和改变,我们拍手叫好。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