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细致的问题上,和他讨论,结果往往是这样:“内地生交了更多的学费”、“但也还是受到了资助”。“授课制的硕士课程收费很高也补充了港校的收入”、“不过也占据了校园资源,更抬高了香港的租房价格”。
他自己也承认,“我带有保护主义的色彩”。他用手比起一个高度,大约一米,说道,“参加会考,也就是你们的高考之前,我也做了这么厚的试卷”。
“自保”的背后,累积的是对中国内地的反感情绪,有来自内地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为港人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等。还有就是对内地体制及不少新闻事件深层次的厌恶和恐惧心理。在采访过程中,他特别提到,发生在佛山的“小悦悦事件”在港人心中带来的震撼,香港捐助川震的新校舍两年之后被拆除建设豪华公寓事件带来的震撼。
不过,这样的表述在张笑看来有点“鸵鸟心态”。她打趣道,似乎香港所有的问题都是内地带来的。
香港阶层滞化、垄断盛行的问题,李启迪也承认,他强调的点却是,“也许以后抗拒及讨厌的情绪会降低,但保护主义的具体做法仍会坚持,因为说到最后,香港的资源有限,没有能力做到这么多”。
不过,对以“患”字称呼同学,他则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道,这样的标题是做新闻的考量,也受到《苹果日报》的影响。
他为自己辩白,“我的父母也来自内地,是广东人,1980年代来香港,已经融入了这个社会。学院的政治学教授来自内地,大家也都很喜欢他,这样的身份不是原罪。只是香港人的习惯和价值观不喜欢被改变”。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