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埃塞俄比亚虽没被殖民过,但通用英语
埃塞俄比亚宪法规定,所有民族语言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阿姆哈拉语为联邦政府的工作语言,各州自己规定本州的工作语言。埃塞俄比亚虽然没有被殖民的历史,但受周围原殖民地国家的影响,联邦政府努力推行英语,政府文件均以阿姆哈拉语和英语双语印刷,公务员一般都能看懂英语材料,但能讲流利英语的并不多。
由于埃塞俄比亚被意大利人占领过,该国讲意大利语的人也不在少数,我在埃塞俄比亚工作时的司机Nebyou就讲流利的意大利语。
埃塞俄比亚的小学为1-5年级,初中为6-8年级,高中为9-12年级。学生从初中开始学习英语,高中及大学的教材除了阿姆哈拉语课程外,都用英语授课,教材也用英语。我曾问过一个埃塞俄比亚同事为什么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要用英语授课,他说,阿姆哈拉语词汇有限,用阿姆哈拉语无法解释这些自然科学。
尽管英语几乎是埃塞俄比亚的教育语言,但埃塞俄比亚人的英语水平我不敢恭维。我在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一个修车行,见一英国人无法与修车师傅用英语交流,急得这个英国人朝修车师傅大叫:“你讲的是英语吗?!”
6 国家的盛衰与语言无关,日本英语水平不如阿富汗
中国不少人把国家落后归咎于汉语低级,鲁迅曾愤慨地喊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吕叔湘也断言“电子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
历史事实证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与文明程度,与这个国家使用的语言无关。中国使用汉语,在历史上也曾辉煌过。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逊的研究,公元960年,中国人均GDP超过了欧洲,在此后的4个世纪里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如果按照GDP总量比较,中国从公元1世纪到鸦片战争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2012年世界人均GDP最高的10个国家除澳大利亚外,没有一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是英语。
非洲多数国家的官方语言是英语或法语,但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也大多集中在非洲,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的索马里、马拉维、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人均GDP排名分别是倒数第一、倒数第三、倒数第六、倒数第七。
谁也不能否认日本的科学技术世界领先地位,但日本从2011年4月才开始把英语确定为小学5-6年级的必修课。日本人的英语水平在世界上也属于较低的,2012年的托福(iBT,满分为120分)考试,日本考生的平均水平仅为70分,还不如老挝和阿富汗考生的分数高。
日本主要是通过培养外语专业人才,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制度及时介绍到国内,我们汉语里的很多词汇也是从日语转借来的,如电话、调查、法律、方法、干部、革命、积极、计划、阶级、节约、经济、经验、精神、文明、政策、政党、政府、政治等。
所以说,影响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是语言,而是观念,是思想开放程度,是社会政治制度。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