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英语不是美国官方语言,很多小学只是把外语作为课外兴趣
我在国外工作时常听人们说这样一句话:“英语生在英国,长在美国,死在印度。”意思是说,英国人创造了英语,但现在美式英语却风行世界,而印度英语很糟糕,很难听懂。
尽管美式英语受到推崇,但美国并不规定英语为官方语言,其目的就是避免语言歧视,倡导文化多元化。美国联邦政府的重要文件均用英语、西班牙语、汉语、韩语、俄语和越南语等文本发布,以照顾各地移民的权益,体现种族平等。
和英国人一样,美国人学习外语的兴趣也不大。
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也试图在中小学推广外语教学,但收效甚微,开设外语课的小学仅占22%。
现在,很多美国小学只是把外语作为一种课外兴趣,学校临时聘请移民学生家长讲课。我的一个移民美国的朋友因有孩子上小学,就常被孩子所在的学校请去当临时汉语教师。
4 原殖民地国家没“外语”,因为“外语”是其官方语言
原殖民地国家已把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这些欧洲宗主国的语言作为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因此,不再把它们作为“外语”进行教学。
喀麦隆共10个省,讲英语的西北省和西南省曾是英国的殖民地,讲法语的其他8个省曾是法国的殖民地,因此,英语和法语都是喀麦隆的官方语言。1998年4月14日颁布的《喀麦隆教育方针》
规定,政府要“促进民族语言”,国家给予民族语言一定的地位,鼓励公民使用民族语言,号召公务员能讲一种或几种民族语言。
喀麦隆的普通教育分学前教育(2年)、初等教育(6年)、中等教育(7年)、职业教育(2-3年)和高等教育(3-4年)。喀麦隆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要求使用两种官方语言中的一种教学,根据学校所在的语言区选择,即英语区的用英语教学,法语区的用法语教学。从六年级开始,必须加上第二官方语言的课程。
2001年4月16日颁布的第5号法令要求大学要推行双语教育,以体现国家各民族的统一和互相融合,但坐落在西南省省会的布埃亚大学坚持实行纯英语教学。
尽管喀麦隆把法语和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和教学语言,但我在喀麦隆工作期间发现,居民日常生活中多用自己的部落语言。近些年来,皮津英语日渐流行。皮津英语是一种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本地土语混合在一起的独特语言。例如,“奶奶到学校接我弟弟去了”这句话,里面就有英语、法语和当地土语。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