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从基础研究中的一个发现到成为市场上的产品,仅需要6年,而我们往往还停留在写文章的阶段。”中科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葛墨林说:“‘2011计划’切中要害,高校再不整合资源,就不能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了。”
按照“2011计划”的目标,未来,国内一批高校将从重大前瞻性科学问题、行业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的突出问题出发,通过高校联合国内外各类创新力量,建立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形成“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
在此基础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逐步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和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2年,“2011协同创新中心”共收到89所中央直属高校和31个省市自治区推荐的167项申请,其中面向科学前沿类29项,文化传承创新类28项,行业产业类55项,区域发展类55项。
“2011计划”不是分钱计划,是支持做事的计划
“‘2011计划’是一个干事的计划,而不是一个分钱的计划,更不是一个划分高校层次的计划。”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此前曾说。
“”不会成为高校的一个分类属性,计划框架下的各个中心是一批跨界式的新型主体。任何高校都可以参与到其中来,同时,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创新力量,都可以参与构建协同创新体和战略联盟。
“以往国家有课题,各高校竞争,往往名头大的高校拿到的项目多、课题多。这次不论名头大小、排位高低,只要能在国家急需领域作出重要贡献就是好样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说。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王延觉说:“我们希望通过一个中心的建立,形成一个改革的特区,去推动学校的运行机制的改革。”
“”和“”,中央和地方都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重点扶持。但是“2011计划”不再以给钱为主。因为各个协同创新中心本身已经有大量科研项目,有充足的科研经费来源。据了解,目前全国培育的167个协同创新中心,已经吸纳了超过200亿元的社会资金。
“2011的专项资金,应该用在现有体制的投资不能解决的问题,在高水平的队伍组建、协同的机制、学者流动的机制、学生培养的方式以及资源共享的方式等方面。”王延觉说。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