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称,无论具体的实施细则如何,以英语一年多考为代表的高考改革的大方向是肯定的:由选拔性测试向水平测试转变。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作为高等院校选拔人才的主渠道,高考“一考定终身”的模式一直广受诟病。而在西方国家,高校选拔人才的方式一直都是“水平测试+自主招生”模式,如美国的SAT考试每年举行7次,英国的A-LEVEL考试每年举行两次,学生都可以自主选择考试科目,考试成绩只会被作为高校录取学生所参考标准的一部分。
曾多年在教育部任职的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认为,招生权力才是真正的坚冰,“一年多考”的下一步方向,就是放开自主招生,把选拔学生的权力完全下放至高校。“为什么要用一把尺子来衡量中国人呢?应该有三千把尺子,让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尺子。”张尧学说。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则直言,如果集中录取与按分数高低投档的制度不变,某些学科多次考试,不在考试形式和内容上进行改革,不与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自主招生结合,考生的压力不会减轻,反而会增加。
的确,对于高考改革的下一步期待,就是落实高校的自主招生权,到那时,是否参考、怎样参考高考成绩,就由各个高校自己决定。如此,“独木桥”才会真正变宽,“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埋没人才的概率也会越来越小。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