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教育观察:英语一年多考昭示高考改革方向(2)

2013-03-20 08:51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北京语言大学教育测量研究所所长谢小庆认为,“一年多考”制订相应的细则及配套措施时应该慎之又慎,由于各地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都不一样,所以,如果进行全国统一的英语考试,并划定统一的分数线,无疑会使得不发达地区学生与农村学生处于劣势。

  五年前,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两会上的第一个提案就是高考英语一年多考。从那时起,他就开始持续关注城市教师与农村教师英语水平的差距,以及由此导致的学生在英语成绩上的差距。

  大部分来自中西部地区的优秀学生,在通过高考进入重点大学后,往往最先感到有差距的就是英语成绩,听力、口语更是他们的软肋;而一线城市、沿海城市的中学生,由于教育环境和生长环境等方面的优势,英语水平较高,特别是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较强。

  根据俞敏洪对位于北京西北部远郊的延庆县学生英语水平所做的评估,延庆县学生与北京城区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超过20分。因此,他曾提出给予农村学生高考英语成绩降20分的优惠政策。他还认为,应该降低英语分数占高考总分的权重,以此来缩小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考生的差距。

  在美国教育测验服务中心(ETS)从事研究工作时,谢小庆就注意到,美国的绝大多数大学在招生简章上一般都会明确列出三条:一是向妇女倾斜,二是照顾少数族裔,三是照顾低收入人群。

  谢小庆认为,中国高校有了招生自主权后,也可以仿效美国的大学,给予经济困难学生以一定的政策倾斜。“这个政策只是刚刚开始,从长远来看,高考分数应该被作为高校录取学生的参考依据之一。”谢小庆说。

  谢小庆也赞成在招生中适当降低英语分数的权重,原因不仅在于地区差异,还因为我国英语考试的形式和内容,包括传统的中国式英语教学方法都需要根本改变,否则,英语高考成绩并不能代表学生的真实水平。“现实情况就是,现在很多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但是水平一般,因为中国人长期以来学的都是‘语法英语’,很多英语国家的人,英语语法都不如中国人好,但中国学生对语言本身的掌握程度却很低。”

  他认为,在现今的政策条件下,为了不增加普通学生的负担,在最开始制订政策时,一年不宜组织太多次考试,控制在2~3次较为合适,之后再逐渐增加考试次数,这也符合一般外语水平测试的发展规律。同时,各个中学还可以自主限定学生的考试次数。在对试题难度的控制上,应该使用“等值”的方法,建立可比性,保证同年度内试题难度相当。

  在英语成绩应占的权重上,谢小庆还反对“一刀切”,主张对不同专业区别对待。“在英语成绩还用于选拔人才时,不同的专业应对英语成绩的权重制定不同的标准,如经济、外贸等专业应对英语要求较高,而中国古典文献、历史、美术、中医等专业,则应该降低英语成绩在高考总分中所占权重。”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