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新闻 >

90%以上高水平论文投国外 国内科技期刊有戏吗(2)

2014-11-21 19:35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我国的学术评价机制要有利于科技期刊的发展。”初景利建议,应尽快改变以发表论文的数量以及期刊的国别、等级、主办单位等作为考核、晋升、奖励依据的办法,把论文的学术贡献作为标准。“同时,要支持和引导由国家公共资金支持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优先在国内的精品科技期刊上发表。”

  平均每个单位出版的期刊只有1.3种

  国内期刊只有走规模化、数字化、网络化之路,才能跟上时代潮流

  科技期刊的质量不单单体现在一本杂志上,其背后是出版社、出版集团,乃至整个科技期刊行业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记者发现,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蓬勃发展,国际科技期刊正在朝集团化、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大踏步前进。

  “我们现在已经有大部分杂志和资源是以公开获取的方式来发布。”论坛上,《自然》执行主编暨自然出版集团大中华地区总监尼克·坎贝尔重点介绍了《自然》的开放获取出版模式。所谓“开放获取”,是基于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出版的新模式,让用户把经过同行评议的学术论文放到互联网上,以期学术成果的快速自由传播。

  据介绍,像《自然》一样,目前发达国家大型学术期刊出版机构已经基本完成了由传统业务模式向现代数字出版模式的转型。

  “国内科技期刊分散弱小的现状阻碍了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学术期刊主办单位数字化转型比较滞后。”艾立民说。一方面,科技期刊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仍然停留在分散探索、项目实践的阶段,标准缺位、人才匮乏、资金短缺、版权保护不到位等制约了科技期刊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我国平均每个出版单位出版的期刊只有1.3种,规模过小、能力太弱,难以实现集约化、专业化、数字化。

  专家们指出,目前科技期刊的信息传播功能正在从纸本转向数字和网路,国内期刊只有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走集约化、专业化、数字化之路,才能增加科研成果发布,增强国际话语权。

  中国医学会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姜永茂建议,应充分发挥社团、大学等学术机构在内容组织方面的优势和出版单位在专业化出版、经营、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强强携手、合作出版,尽快实现规模化、集团化。

  国际科技出版集团开始在国内“抢滩”

  国内科技期刊必须遵循全球出版业游戏规则,尽早实现国际化

  当中国科技期刊还在低谷中徘徊、在困境中摸索,国际科技出版集团已经开始在中国市场“抢滩”。比如,从去年开始,《自然》集团在上海组建了数十人的中国团队;今年1月,他们又在上海创刊了《自然植物》新杂志。

  面对国际巨头的短兵相接,国内期刊如何尽快走出去、实现国际化?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