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新闻 >

阿里巴巴给高校创业教育上了一课(2)

2014-11-18 14:03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老师不愿意把精力放到学生创业教育上

  “现在国内一部分大学认为创业教育只对少数人有用,同大部分同学对接不上。”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陈寿灿说,把创业创新作为大学生重要能力来培养的口号容易提,要促进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面临一些机制、体制上的问题。

  首先是对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据介绍,部分高校常问的问题是,创业创新人才培养对普通高等学校的改革发展意味什么,创业教育与大学传统学术教育追求的导向是否有矛盾与冲突。

  其次是高校内部教育教学资源以及社会创业元素转换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际运作,缺乏制度设计与实施细则。一方面是要求普及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创业,提高创业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是学生创业教育怎么拿学分,高校学生学习主体的中心地位与个性化发展怎么实现有机统一。

  第三是创业文化没有成为大学文化的一部分。陈寿灿副校长认为,对高校创业教育和实践需要倡导一种宽松的文化与精神,即不以财富论成败,不以成败论英雄,鼓励学生冒险,宽容学生失败。

  目前刊发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成果较多的是一些影响力较低的报章,以及高职院校技术类刊物,真正科班出身的教授与学者做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很少。浙江工商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华就昆分析这种现象说,在普通高等学校学术“指挥棒”的导向与评价体系下,老师根本不愿意把精力放到学生创业教育上。

  华副处长介绍说,对于创业教育,有的高校是放在团委口的校园文化与第二课堂中,有的大学是融合在教学口的思政课堂,还有的是纳入继续教育学院体系,在传统的学术研究体系中属于不入流。

  因为,普通高等学校人事部门在对教授的考评与职称晋升过程中,主要看重申报与承担的科研课题,刊发的研究成果与学术论文,老师在教学以及创业教育方面投入再多的精力也难以获得认可,对评聘教授与职称晋升没有多大帮助,这样导致创业教育在国内一批高校中没有做细、做实,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也没有出路与奔头。

  高校创业教育与实践存在“两张皮”现象

  在阿里巴巴赴美国成功上市之前,部分高校与地方政府领导对大学生创业创新认识不足,关注度不高。温州高校党委书记何向荣分析说,对于一部分高校领导来说,沿袭传统行政化手段与官场思维来主持日常工作,经费有保障,小日子过得舒服,何必去折腾创业、创新这些新东西,吃力不讨好。

  对于地方而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比较多,这些重要工作比大学生创业创新更需要花费政府的财力与官员的精力去应对,除共青团、工商联等系统在力推大学生及青年创业创新外,真正基于中国国情、鼓励和支持草根创业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

  “去年学生创办的企业有5家,到了今年只剩下两家,创业教育实践的好项目太少,势头越来越萎缩。”一所高校负责人埋怨说,一提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大家往往就鼓励学生开快递、打字复印、电脑维修等店铺。这种对学校现有资源尤其是学生资源依赖性越强的项目,同质化竞争越激烈,离开学校以后消亡的速度也越快。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