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学术不端的行为,属于道德上的违规。”华南理工大学社会传播学副教授黄桂萍表示,论文买卖成为产业的原因很复杂,其中包括个人的职业、学术操守和整个学术行业的职业道德。
在不少学者看来,买卖论文难以消停的原因,一方面是目前论文审查过于松散,偏离了学术评审以论文衡量作者能力的本意;另一方面,在一些学科作业、职称评审中,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必须发表论文或论文占多大比重,不需要的则可剔除。
“如果进行调整,论文发表市场将会减小,也有利于对论文期刊的管理、审查和监督。”黄桂萍认为,在加强期刊管理的基础上,还要建立严格、科学的论文评价体制,论文发表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得到保障。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法治国情调研组早前也发布了《中国学术评价机制调研报告》,该报告显示,我国目前的学术评价体系存在重大问题,学术成果重数量、轻质量,抄袭、买卖论文成风,滋生了严重的学术腐败问题。半数受访者承认向核心期刊付费发表论文,而所收取费用的去向也令人担忧。
该调研报告还分析,现有评价机制是学术论文抄袭、剽窃现象严重的一大诱因。报告指出,要在我国构建一个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取消期刊分级系统对学术评价的变相强制引导,让学术回归学术,才是我国学术的振兴之道。
首页 上一页 1 2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