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新闻 >

高校学费限涨令到期 被指开始“报复性上涨”(2)

2014-08-11 22:52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怎么涨:听证会像“告知会”,能否先交出成本账单?

  涨学费,谁说了算?陕西省物价局行政事业收费处副调研员魏海燕向记者介绍,对于高等院校学费收费标准,物价部门有严格限定,如果需要上涨,首先应由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过物价部门听证、公示等程序,经省级政府批准方可实行。

  西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曾加表示,对于高校收费标准,教育主管部门一直有严格规定,无论公办还是民办院校,只能在限定收费标准区间内收取学费,自身并没有自由定价、随意涨价的空间。

  记者注意到,今年上调学费的宁夏和浙江等地均由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举行了听证会。但这依然避免不了给公众“说涨就涨”的印象,听证会更多的像是告知会。

  受访大学生认为,涉及学费上涨起码要先在校园里征求意见,包括不同学生及其家庭的承受度,而且涨价应“法不溯往”,仅限于入学新生。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中国的大学几乎清一色是公立大学,享受财政拨款,其学费收取也就很难做到按市场定价,无论好坏和教育投入的回报率高低,学费标准大抵相当。这也是不合理的地方。

  专家认为,可以根据“优质优价”的规律,对毕业后往往能够获得较高个人收益的专业和课程收取更高一点的学费。

  筹集经费:向学生家长“伸手”不如自身“开源节流”

  一些批评者认为,中国的高校缺乏“生存能力”,缺钱不是“向父母(财政)伸手,就是向子女(学生)伸手”。

  多位高校人士也表示,根本上将是要建立合理的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实现办学经费来源多元化。从根本上讲,高校应当深耕“产、学、研”一体化路径,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加强科学研究、促进成果转化的方式,为高校经费“造血”。

  曾加表示,目前高校向社会筹集经费主要还是通过开办诸如MBA等等方式来增加收入,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高校收支不平衡的情况。

  曾在香港高校任教的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副院长岳经纶认为,高校可以更多地把目光投向校友资源,通过更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校友工作以及更公开的财务管理,吸引广大校友“细水长流”的捐赠,而不是现在国内高校单纯的“傍大款”。

  针对一边“乱花钱”、债台高筑;一边“涨学费”的情况,熊丙奇建议,高校在经费使用上应有论证和监督体系,要加强责任主体的管理,领导者要树立节约成本的意识,避免不必要的大拆大建行为。对于目前高校面临的高负债问题,应健全和强化财务约束机制,随时掌握和了解自身的财务风险指数努力将债务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首页 上一页 1 2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