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新闻 >

保研新规引热议阵营分化明显 名校学生多支持(4)

2014-08-09 20:13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在最新的政策中,推免名额不再区分学术型硕士与专业硕士也是讨论的重点内容之一。此前,各高校学术型硕士的推免要求一直要高于专业硕士。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硕士生陆雅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学校对学硕的要求严格一些,比如只有成绩在前30%的人有资格保学硕,专硕很宽松,前70%都可以。”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硕士意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自2009年起,应届毕业生可攻读专业硕士学位,之后,专业硕士招生计划一直处于增长之中。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的调查,2009年,在全国招收的40多万研究生中,专业学位研究生仅占到大约10%。到2012年全国研究生招考时,报考专业硕士的人数已达43.7万,占总报考人数的26.4%。

  殷名已经由华中科技大学保送至复旦大学读研,她准备保研时学校对学硕和专硕的要求还不同,“学硕和专硕在填写的时候就是分开的,每个学校报名的时候要求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填写意向。专硕的考试相对简单一些,费用也比较高。有的人出于保险申请了专硕。”

  对目前正在准备保研的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刘敏来说,情况有了些小变化。“我前几天算了自己的分数,可能排班级第二,学院往年一般给第一名学硕名额,给第二名专硕名额,但是我更想学学硕,所以比较担心自己上不了学硕,现在看到新政策规定不分学硕专硕限制了,就觉得公平一些了,选择面比以前大。”刘敏说。

  熊丙奇也提出了疑问,“如果所有学生都倾向于选学术硕士,不愿意选专业硕士,那可能学术硕士很热,专业硕士就愈冷了。因为现在整体来看,专业硕士比学术硕士的吸引力还低一些。”事实也确实如此,根据记者的采访,主动选择学硕的学生要多于主动选择专硕的。

  “取消限制以后,怎样让学生理性地选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需要学校重视专业硕士的培养,使专业硕士的质量、特色和机会不低于学术硕士。”熊丙奇补充道。

  储朝晖认为,总体上,取消限制利弊并存,“过去出限额政策,主要是防止人情关系、近亲繁殖,实际上限额也是利弊并存的。这两种做法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逻辑,就是政府在办大学,不是大学在办大学。学校很少有自主性,所以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从教育改革的方向来看,不限额是对的。”熊丙奇说,“主要是扩大学生的权益,不能在推免的时候进行限定。实际上推免是研究生自主招生的一种方式,限定学生是专业硕士还是学术硕士、保送校内还是校外,不利于学生的选择权。现在取消限制实际上是扩大了学生的选择空间,是改革的一个方向,改革的方向就是扩大学生的选择权。”(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首页 上一页 1 2 3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