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天文学科普教育势在必行
近五年来,国内多家高校开始复建或新建天文学专业。陈黎认为,目前这样的体量依然不够,“面对大科学装置和空间天文这一领域急剧增加的需求,各家历史悠久、师资相对好的天文系或天文专业招生体量应当继续增加”。
此外,高校开设天文学专业需要大规模的观测设备和硬件设施,这些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她建议,要拓展天文学教育规模,争取更多的支持和投入同样重要。
“但是,光是高校教育资源拓展了,家长和学生依然不愿意报考的话,这一切就失去了意义。”陈黎表示,“推广天文学科普,提高社会对天文学的认识是破题的关键。”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孙小淳对此表示认同:“天文学应当成为社会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它在回答人类最基本的问题,能够成为提高公众科学意识、向学生介绍科学概念和科学思维过程的最好工具。”
朱进认为,鼓励全国的中小学开设天文课,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天文兴趣,“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天文人才需求不足的问题,对于培养中国孩子的创新思维也大有裨益”。
“我们的天文教育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但拥有全国统一的体系来推动科普教育,这其实是中国在天文教育领域的一个明显优势。”朱进表示。
“并非每一个人都要成为天文专业的学生,但每一个人都从学生时代开始了解天文却是非常必要的。”朱进说,天文学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它能够让人把目光投向宇宙,看得更远,它能给孩子更多的启发和好奇心,这种培养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当下而言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记者 杨舒)
首页 上一页 1 2 3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