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误解,天文学教育遇“冷”
“天文学人才不足,其实还是天文学教育发展不够。”陈黎向记者表示,近五年来,全国天文学专业从4所发展到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等9所高校,但每年全国招生总数也只有200人左右。
招生稀少,志愿填报同样遇冷。陈黎介绍,天文学在学校里录取线普遍相对偏低,而录取考生中也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是从小对天文学感兴趣,以第一志愿填报的。剩下的全部靠外专业调剂。因此,在大学期间,就有一些学生选择转系;等到毕业时,更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转行去了其他行业。
“这与国外综合性大学普遍设有天文学专业、天文学人才相对充足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朱进说,“历史原因肯定是有的,但整个社会对于天文学缺乏正确的认识了解则是更为重要的原因。”
“事实上,天文并不比其他任何专业更难找工作,在这点上,许多家长和学生存在误解。”朱进表示,“许多人认为天文是一个离国计民生较远的学科,在现实考量下就会选择法律、金融等热门学科,这样功利的选择,对天文学乃至整个基础学科都是巨大的打击。”
陈黎介绍,在“数理化天地生”传统六大基础学科中,天文学是目前唯一没有被列入我国中小学正式课程的学科。“考试特别是中考、高考这样的升学考试具有‘指挥棒’作用,如果天文学没有在这些必考科目内,那么在紧张的升学压力面前,学生只在自然或是地理课程里接触少量的天文学知识,他们对天文这门学科缺乏了解和兴趣,也就不难理解了。”
“我认识很多喜欢天文的孩子,但他们的喜欢是朦胧而自发的,如果他们的兴趣得不到专业老师的指导,又无法获得家长和学校的支持,这些孩子未来在天文学方面的发展很可能就被扼杀了,这对天文学发展和孩子本身都是一种损失。”朱进感慨地说。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