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新闻 >

港中大(深圳)校长徐扬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辨能力(4)

2014-06-06 14:46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大学最基本的使命是教学 教学最基本的是本科生教学

  记者:那您觉得咱们研究型的大学和重视教学会不会冲突?

  徐扬生:很多国内大学的校长和老师都问到过这个问题,其实研究型大学是很少的,美国有4000多所大学,研究型大学大概有100所左右,所以研究型大学的话,我觉得大概也就是应该是占所有大学里面的3%左右这样的学校是研究型大学。那么研究型大学是不是教学就不重视了呢?我觉得这是完全不对的,大学最基本的东西就是教学,教学最基本的东西就是本科生教学,如果忽略了本科生教学的话,我觉得是大学最不应该的。

  现在有的大学比较重视学校有几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经费有多少,院士有多少,我觉得这些东西跟本科生教学关系不大,本科生教学是不能含糊的。比如说我早年在的卡耐基梅隆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是一所很好的研究型大学,但是对本科生教育也非常重视,本科生也从一开始就参与研究型的项目。研究和教学是互补的,如果一个老师不让他教学,只做科研,这实际也是件悲哀的事情。

  在国内的有些大学里,上课的老师被认为是水平一般的老师,一流的老师不上课,都去忙科研了。这个现象我觉得也是不合理的,这不仅对老师不合理,对学生也不合理。在香港中文大学也好,国外知名大学也好,一流的老师都是要上课的,都要给本科生上课的。所以我觉得教学和研究是不应该脱离的,应该是一个混合体。

  跨文化、跨学科是对青年学生培养的好途径

  记者:其实我们也挺关心一个问题的,就是因为您早先是在浙大读书,后来又到卡耐基梅隆大学,我们知道您也是跨文化学习来的,那么我们就想知道,您觉得这种跨文化的学习对您个人有哪些帮助?另外我们内地的学生如果到港中大深圳去就读的话其实也有一种跨文化的东西在里面,那您如何理解这种跨文化对孩子的帮助呢?

  徐扬生:跨文化、跨学科其实是对青年学生培养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我从浙大毕业到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书,后来到卡耐基梅隆大学工作,后来到香港中文大学,整个过程中,都是转了很多的文化背景在里面,我觉得对我来说提高很大。因为每个学校、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条件、不同的重视的东西,就像一个家庭,比如说,有一个孩子,他在你们家生活了一下,他学到了一种艰苦朴素的作风,这很好啊。他到第二个人家去,他跟他的爸爸妈妈比如走了世界很多地方,他跟他们学到了很多比较自由开放的性格,这也很好。我觉得在西方的文化里面,比较重视一个人的本身的价值,比较重视独立思辨能力,比较重视直观思维的培养;东方教育比较重视扎实的基础理论,思维的逻辑能力。

  记者:那您觉得港中大(深圳)在这个跨文化领域都有哪些特点呢?或者有哪些优势呢?

  徐扬生:第一我们招收的那些老师都是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全世界招聘的。比如说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个博士,他在美国杜克大学找到一个职位,韩国的一个学校找到一个职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这边也找到一个职位,他手上有多个工作邀请函,他就会比较一下到底去哪个地方。这个就是globe recruiting,那么当然他会有不同的文化背景,那么不同的文化背景的这个环境能够对学生的这个培养是非常有利的。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