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场机制—计划整并近10所高校
经过谨慎评估,当局终于祭出大学“退场机制”。台“教育部长”蒋伟宁表示,目前全台共有162所大专院校,整并退场后,预计保留153所。
今年1月,台“教育部”宣布,未来私立大专院校辅导将分为“限期辅导改善”、“学校停办”、“土地处理”、“学校法人转型(合并、改办或解散)”4阶段,一旦启动机制,若持续无法改善,经营不善的私校可能在7个月至1年内“退场”。
台“教育部”技职司长李彦仪解释说,私立大专院校如果学生数未达3000人、连续2年注册率未达60%;技专校务评鉴4等、大学校务评鉴2/3以上项目未通过,或系所评鉴2/3以上系所未通过;积欠教职员工薪资累计3个月以上;违反教育法规,将由“教育部”项目辅导,视情况给予1至3个月的改善时间。
今年3月,屏东县的高凤数字内容学院因负债逾3亿元新台币,校方宣布停办,教育当局协助其师生转往其他院校,成为去年推出私立大学退场机制后,首所停办的“实用性科技大学”。接着,同处屏东县的永达技术学院,亦因为面临财务困难及拖欠教职员薪金,被台“教育部”勒令今年全面停止招生,如果明年改善未如理想,将予以停办。
而在公立学校方面,将采取大小合并的措施,首批合并6所学校:成功大学与台南艺术大学、新竹清华大学(微博)与新竹教育大学、屏东教育大学与屏东商业技术学院合并。目前,屏东教大与屏商的整并进度最快,计划8月正式整并,并以“屏东大学”新名字招生。
向下改制—情况复杂面临多方反弹
上场容易下场难。台湾要整并高校数量,提升质量,不是没有阻力的。
“立委”蒋乃辛认为,那些大学不会愿意主动申请降格改制,招不到学生,往往就改系名专业名重新招生。他要求台“教育部”纳入强制规定,办学不佳者,令其改回原制。
有教育界人士直言,当局没有权力强迫学校降格,应保持弹性,让学校自行评估怎么办最好。有学者提醒,“教育部”须同时祭出胡萝卜和棍子,有奖励也给压力,科大转型才有效率。由于私立高校办学多是捐资兴学,当局不可能在私校解散、清算后,让创办人或董事拿回剩余校产,这个因素增加了改革的难度。
关于高校向下改制,私立科大协进会理事长葛自祥就表示不合理不可行,4年制的科大是学校的招牌,一旦降格为专科,“招牌都砸了,怎么可能招得到学生?”台大教授王立升认为,须让营运不善的科大有诱因降格,比如转成专科有好处、有补助,让校方觉得过去的投资不白费才行。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