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新闻 >

高校教职工文体活动为何受冷落(2)

2014-05-15 11:36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文体活动为何不受待见?

  一边是学校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一边是教师们并不领情,参与热情不高。文体活动受冷落的背后到底有着什么样原因呢?

  “学校开展的文体活动太单调,完全没有吸引力,基本还停留在上世纪的老三样:球类健身、书法绘画、知识竞赛,比赛的奖品也还是老三样:肥皂、毛巾、洗衣粉。年年如此,不参加也罢。”某高校的一吴姓教师说。

  笔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与这位教师有同样想法的人还真不少。他们认为,随着时代的变化和进步,高校教师文体活动也应不断改进。

  工作忙、压力大、没有时间,是高校教师们不热衷参加学校文体活动的一个主要原因。

  四川某高校30岁的戴路每个学期平均有320学时的课,还承担了多个科研项目,作为一名孩子刚满半岁的年轻妈妈,她直呼吃不消,“还没有开学就盼望着下一个假期,连家都快顾不上了,哪还有心思参加文体活动?”

  “按道理,在这种巨大压力面前,学校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刚好是一张一弛,可以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但由于学校组织开展的文体活动缺乏新意和吸引力,使得很多教师宁愿放弃这个本可以让自己喘口气的机会,也不愿浪费时间和精力。”戴路说。

  换个角度看,活动组织者也有自己的苦衷。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教师的人数也在不断攀升,文体活动开展难度加大。“人数众多,每个人的兴趣爱好都不一样,这给我们开展活动增添了很大的难度。以前学校教职工只有500多人,现在翻了4倍。因此,要组织一个全校教师都能参与的文体活动,的确不现实。”李建辉说。

  除了教师人数激增的现实状况,有些高校在开展教师文体活动的时候,还面临着无组织、无场所、无经费的“三无”状态。

  除了校工会平时组织开展一些活动之外,绝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像大学生一样成立各种文体活动的协会和社团这种民间组织,即使有些高校成立了类似于篮球协会、舞蹈协会等组织,但由于受到活动经费的制约,也多半处于有名无实的状态。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