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新闻 >

对话张东刚司长:大学加油,国家需要你的智慧(2)

2014-03-25 10:06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研究机构很多,堪称高水平智库的还不多

  :目前我国高校已有很多的科研机构,是不是都可以称之为“智库”呢?

  :目前中国高校研究机构虽然很多,但堪称高水平智库的还不多,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与世界一流大学智库有较大差距。高校智库应具有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和公共外交五大功能。

  智库不仅仅要建言献策,还要为国家发展提供前瞻性的战略研究成果,及时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良好的决策基础、研究资料和宏观政策解决方案。还要能引导舆论,特别是在国际场合能够发出“中国声音”。

  战略研究、建言献策、引导舆论和国际话语需要高水平的人才团队和科学研究支撑。从这个意义上讲,智库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组织,但是,几乎所有的智库往往都是以学术组织的形式出现的,智库研究方向和成果的实用性,决定了智库与传统高校研究机构的差异。

  智库产出的研究成果不是主要通过论文等形式显现的,而是通过一种类似于政府采购的方式卖给政府或者企业,为政府、企业提供有价值的知识服务。在智库建设中,如何评价智库水平,如何评价智库成果的优劣,不仅是高校智库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国家科研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评价机制体制,这是智库建设的核心问题

  问:《推进计划》将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改革起到哪些导向作用?

  :评价机制体制和评价标准是智库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要通过《推进计划》引导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关注现实、关注民生,为社会发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育部实施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中,明确要求每个基地每年至少提供一份咨询报告。这不仅体现了基地建设的导向,更是一种强制性制度安排,咨政服务质量不仅是基地服务社会的核心标准,也是评价基地质量和水平的基本标准。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不仅需要自评、他评,还需要政评。咨政服务包括咨询报告、社会服务讲座、各种讲课、领导批示等等,其中能否被实务部门采纳,产生实际效益是一个很重要的评价标准。

  当前,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评价手段单一化,评价指标单一化,评价方式标准化,评价体制机制缺乏弹性和多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本身是复杂多变的,取得的知识成果也是复杂多变的,与自然科学研究不同,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往往是唯一的,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则不同,同样的成果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可能会产生截然相反的效果。

  当前,人文社会科学最认同的是同行评价。但同行评价既取决于评价者的认知,还取决于评价者的学术道德水准等等。《推进计划》强调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把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实际贡献作为科研评价的核心标准,完善以贡献和质量为导向的绩效评估办法,建立以政府、企业、社会等用户为主的评价机制,并以此来协调推进高校科研体制机制综合改革,构建有利于智库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这也充分体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人文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的选题要瞄准国家需求和社会需要,要建立在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有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有实际案例支撑,而不能用“想当然”纯思辨的方式研究实际问题,这样得出的研究成果才能真实、可信、可操作,才能正面有效影响政策。(记者 唐景莉)

首页 上一页 1 2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