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河南代表团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称,自己是土生土长的河南人,他认为,高等教育是这个国家未来的人才最关键的一环,中国一定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几所甚至几十所。
◆我是河南人! 十八岁之前没有离开过河南
“我是真正的河南人,我生在郑州,在驻马店长大,十八岁之前没有离开过河南。”施一公的发言,如他几年前写的《我是河南人》一样,对河南充满感情。
◆重视高端人才 中国一定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
施一公说,本届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在对科技界的描述中,要求创新。“我们强调创新的同时,是不是应该更加强调一下对人才的重视,尤其对高端人才的重视。”
施一公介绍说,在如今的国内,很多项目都很好,这说明我们已经知道世界的科技进展在哪儿。“关键是这些项目执行的情况很不理想,为什么呢,我们往往知道该做,却不知道怎么做,核心的问题就是没有合适的人才。”
由此他建议,发展过程中,应由项目主导,变为人才主导。“这次政府报告对于高等教育描述不多,高等教育是这个国家未来的人才最关键的一环。四年来我一直在呼吁,中国一定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几所甚至几十所。”
◆关注雾霾 是不是可以成立空气污染治理委员会?
施一公还关注到了雾霾问题。“这是一个综合的问题,不是一个或者几个地区,也不是一个部门可以管理得好的。是不是可以成立一个空气污染治理委员会,来统一管理空气的污染问题。”(记者 时文静 河南商报记者 孟令强 赵强)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