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端背后的师徒恩怨
在王宇澄连续5年的举报中,将矛头一直指向论文、专著、学位等问题。“他那么恨我,出乎我意料。”在1月3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举行的情况通报会上,王正敏如此表示。他认为,王宇澄开始与自己有矛盾,是从2006年他不再让其担任秘书开始的。
随后,一份《我的爱徒王宇澄培养计划》文件,使得院士“造假门”中的师徒恩怨逐渐为人知晓。
王正敏称,该文件是王宇澄于2009年起草的,其中包含让他作为终身荣誉秘书、学科带头人等数项“荒唐的请求”,希望王正敏能够签字同意,但王正敏拒绝了。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孙兴怀告诉记者,从2009年开始,王宇澄便开始在医院内部举报,并在公开场合播放带有举报王正敏内容的PPT,散发传单,且无故不出诊。根据医院的出诊记录,王宇澄2012年普通门诊工作量仅136人次,2013年全年普通门诊工作量仅7人次。两年的普通门诊数为143人次,相当于一个普通医生两天的工作量。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