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好以上四个学科专业领域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同时,还要围绕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这个核心,继续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耕细作已经启动实施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有关计划。总结“拔尖计划”实施四年来的做法和经验,探索完善“一制三化”的拔尖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与中科院优势互补,继续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探索完善校所协同、教学与科研互动的人才培养机制。以推进与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继续实施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依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开展与国际标准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认证。
二是基本建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要按照基本建立适应大众化阶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的目标要求,颁布实施“国标”,制定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颁布实施“行标”,推动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颁布部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颁布实施“校标”,推动高校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三是优化本科专业结构。重点完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公共服务与管理网络平台,促进形成专业设置宏观监管和动态调整机制。突出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导向,推动高校办好一批优势特色专业,加强社会紧缺的集成电路、服务外包等专业人才培养。
四是继续实施好“本科教学工程”。改革项目管理方式,允许高校跨项目统筹使用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经费,鼓励高校把钱用在支持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上,系统推进本科教学改革。
五是深入推进试点学院等改革试点项目。引导高校把试点学院的“三改革一完善”也就是“改革人才招录与选拔方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遴选、考核和评价制度、完善学院内部治理结构”的重点任务更加聚焦到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上。进一步完善试点转示范机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完善试点院校之间的交流研讨平台,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
总之,要按照上述改革思路和工作安排,努力实现法学、新闻传播学、农林、医学等学科专业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新突破,同时做好五项相关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工作,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首页 上一页 1 2 3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