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受访大学生会因剩饭感到羞愧
调查发现,90.8%的受访者赞同大学生应该养成“光盘”节俭的习惯,51.9%的受访大学生会因为剩饭剩菜而感到羞愧。
上海一所财经类院校大三学生陈晓君感觉,自己每次端着剩饭去收盘处的时候,总觉得很不好意思,“因为节俭是从小就被教育具备的基本道德标准。”她特别提到,如果和周围同学一起吃饭,她会尽量不剩或者少剩饭,“其他人虽然不会明说什么,但剩饭的行为其实能够被解读出很多意思。比如,你并不清楚自己要什么,你所要的超过了你的能力,你过于重视自己、无视别人的劳动等,时间长了会给人留下难以相处的印象。”
北京某高校最近发起的两次“光盘送酸奶”活动受到同学们的欢迎。据该校学生会负责这项活动的巩同学介绍,活动当天会在食堂收盘处为“光盘”的同学发放酸奶兑换券,可以到活动点领取免费酸奶,上千袋酸奶很快就发放出了。“同学们都觉得这样比单纯贴标语的形式有意思多了,没有拿到酸奶的同学也感受到了光盘的理念。”
现场负责收盘的刘大爷告诉记者,“一些学生剩了饭都不敢看我们的表情,快速溜走,说明大家还是有羞耻心的。”据他介绍,这两天酸奶券的派发,确实使剩饭剩菜情况比以前好了很多。
四川一所外国语院校的大三男生林轩也希望同学间“节俭光盘”的风气流行起来。他认为在校期间不仅要汲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积极的氛围下养成受益终身的习惯,再慢慢具备脚踏实地的品格,“都说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觉得节俭的习惯才能养成务实的性格,才能让以后的路走得更稳。”他希望光盘行动能够得到后勤、学校和同学等各方面的响应。除了学生间可以互相监督外,高校食堂也要谨慎选择外包对象,“转变粗放式的经营方式,多为同学们花点心思。再加上一些鼓励行动,看似改变了一点,其实会影响很多人。”
要杜绝饭菜浪费现象,受访者提出可以通过让学生“打饭适量”(33.9%)、“坚持光盘”(32.2%)和“食堂提高厨艺”(15.8%)的方法,或者采取“食堂应该卖半份”(8.0%)、“学生自发组织监督”(5.4%)、“下农田实践,体验粮食来之不易”(4.2%)等措施,倡导节俭光盘。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瑜认为,高校教育工作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学习和思想的培养,实践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节约粮食看似是件小事,但这种在实际生活中良好素质的培养往往是高校教育中常常被忽略的。“食堂的节约宣传,只有标语是不够的,关键需要身边鲜活事例的引导。”张瑜表示,高校学生节俭问题必须立足于学生本身,需要学生对这个问题真正关注才能解决问题,一些学生志愿者如果能率先示范,会给身边同学带来很强的影响和引导,带动整个校园的节俭氛围。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