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放权,高校设立三关,猎头协助招聘
虽然香港高校大部分是公立大学,但政府在选校长的过程中不扮演任何角色。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表示,校长招聘由学校自主决定。
通常来说,香港高校校长的选拔要经过三道程序。首先成立临时工作小组,就新校长的遴选条件和程序征询师生、职员、校友和有关人士的意见。接下来是成立物色委员会和遴选委员会,分别负责新校长人选的物色和选拔。
港大于2011年11月就成立了遴选新校长的临时工作小组,在3个月的时间里分别召开了5次会议和举办4场咨询会,收集全校师生、教职员对新校长的意见和建议。
2012年3月,港大校务委员会通过了临时工作小组建议的新校长遴选机制和遴选准则,并决定尽快成立物色委员会和遴选委员会。
物色委员会由4名成员组成,专门负责去寻找最具资历的人选。遴选委员会由11人组成,包括学校管理层、教职员、校友、在校生共同组成,负责审核物色委员会提交的候选人资历,面试候选人,并决定1位最终候选人,向校务委员会推荐。
同时,港大还聘请了著名猎头公司协助。港大发言人透露,该校物色委员会截至目前已收到超过30份推荐书,另外猎头公司也收到30份申请书,委员会将陆续对申请人进行初步的讨论和会面。
全校参加选拔,新校长要过“学生关”
引人注目的是,港大在招聘校长的过程中,学生和校友均可以直接参与选校长。决定校长人选的遴选委员会中,学生和校友各占一席,拥有超过18%的决策权。
近年来,香港高校在招聘校长时都十分重视学生的意见,学生的参与成为香港高校选校长的常态。新校长要走马上任,必须要过“学生关”。2006年,香港城市大学选校长,当时遴选委员会中没有学生代表参加,学生对此大为不满,有学生和校友发起网上签名,要求学生加入遴选委员会。学生的强烈反对导致当年校长遴选难产,要由主管副校长何炘基署任校长,直到两年后新校长才被选出来。
丁伟认为,学生的参与,改变了传统由上至下决定校长人选的决策机制,将其有助于倒逼校长更注重教与学的平衡发展,更能从学生角度看问题,也提高了校长遴选的透明度。不过,他同时建议,学生参与的过程中要多一些理性关注,避免因为个人好恶而影响正常的选拔程序。(记者 李永宁)
首页 上一页 1 2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