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美国《纽约时报》评价北大毕业生竞争力亚洲第一
主持人:之前曾经有一个专家预测,说中国未来的精英人才,除了在高等学府的专业性知识比较强之外,还必须要有留学的经历,才能担当起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这也是所谓的精英人才。今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对北大、清华这样的学校来说,应该不用担心的。据我所知,北大和清华每年光保送的研究生和出国留学学生比例非常高,已经占到百分之八九十了。
王亚章:应该说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严峻的形势,但是我们目前依然保持乐观。北大毕业生当中,大概有30%多是可以到境外大学深造,有40%是在境内大学深造,剩下有一部分学生是选择就业的,这几年就业形势一直都非常好。北京大学的学生基础扎实,综合素质特别优秀。另外这些学生具有家国情怀,具有国际视野,具有开拓进取和创新的精神,所以这些学生走上岗位以后成长特别快,因为他基础扎实,素质全面,能迅速融入到新领域里面,能迅速成长为这个领域里的领军人物。
在2012年美国《纽约时报》做了一个统计,它对全球各大学毕业生竞争力进行调查研究和排名,把北京大学排在全亚洲第1位,在全球是第11位,我觉得这个是对过去北京大学毕业生竞争力的一个很好的肯定,这个也会对未来北京大学就业有一定正面的影响。我们学校有专门的就业指导办公室,这个就业指导办公室从学生刚入学时就已经为学生来提供服务,帮助他们设计好人生的规划、职业的规划、学习的规划,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不断提供各类型服务,等到就业时,为用人单位企业和学生之间搭建一个很好的平台,应该说这些年就业指导工作特别出色,为国家机关、为跨国企业、为大型国有企业提供了大量优秀的人才。
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面向未来
主持人:您是从事招生工作,就您所了解,北京大学的毕业生就业趋向大概是怎样一个分布状况?他们的心态是怎样一个趋势?
王亚章:以前学生就业的时候,因为当时可能各个地方的经济条件还不是那么发达,多数学生潜意识里讲肯定是以待遇为第一位的。但是这几年,因为国家整体经济水平比较高,文化生活水平也比较高,所以学生在就业时,他的这种价值取向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正如陈永利主任讲的,我们现在的学生在找工作、在就业时,基本上比较关注的就是后续的成长路径,就是你的职业规划,你有没有明确的成长路径,而不是仅限于目前这几年的工资待遇到底是什么样的层次。如果说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如果说确实能为国家作出巨大的贡献,那么即便是待遇低一点或者条件苦一点也无所谓。现在我们有很多学生到西部去,我们有很多学生到了国家机关里面去,很多国家到了科研单位里面去,虽然条件可能很苦,但是他们觉得有价值、有意义,所以整体价值取向已经慢慢发生变化,而且是向好的方向在变化。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