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放低身段从基层做起
大学生就业难,可以从经济形势、宏观政策、学校培养方式、家长期望等方面找原因,但最根本的,还是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自我预期。专家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金钥匙”,就掌握在大学生自己手里。
在上海市安龙路仙霞路口,贴着这样的招聘广告:“住家保姆做六休一,3500元起;足疗师,5000元起……”单纯从收入方面来说,这并不比一些企业给出的待遇低,但通常大学生不会去应聘。
“何止是这种住家保姆、路边小店,就算是比较大的公司,如果提供的是基层岗位,一些毕业生也不愿意去。”徐家仪分析道,“我遇到过学会展旅游专业的学生,如果去宾馆、旅行社,那就要做管理,否则不干。其实,一名能力出众的大学生,从基层做起,很容易就能积累不少经验。现在大学生铺天盖地到处都是,研究生也不少见,哪来那么多管理岗位?”
在徐家仪看来,像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一样,组织一场又一场的招聘会,未必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那时候,民主党派、共青团、工会纷纷举办招聘会,企业不得已参加了,但岗位来来回回就那么多,收到学生简历后,只得往垃圾桶里一扔了事。如果大学生不调整就业心态,政府和大学组织再多招聘会也未必有好效果。
张仁伟建议毕业生们,不妨“骑驴找马”,先就业再择业。他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只要有了舞台,能力就可以发挥出来,取得业绩后再择业也就有了新的资本。在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的当下,仍想一步到位,非高起点不去,是很不明智的。”(记者 董少校)
《中国教育报》2013年5月7日第2版
首页 上一页 1 2 3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