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文理 > 历史科目 >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复习:中国古代中央官制(6)

2012-08-09 18:17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①秦朝设立左右丞相制度②秦朝实行分封制③秦朝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④秦朝廷尉由丞相直接任免

  A.①②B.①③④C.①③D.③④

  03.“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钱穆《国史新论》)文中“委员制”指当时的C

  A.三公九卿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

  04.中央官制和政府机构的改革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建设的主体内容,下列措施既能分化事权、强化君主专制,又能提高行政效率的是B

  A.秦始皇虚设太尉、直辖兵权

  B.隋文帝设立三省、同为宰辅

  C.宋太祖实施“更戍法”,疏远将兵关系

  D.康熙帝以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同掌中枢

  05.隋唐时期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元朝时在中央也建立了中书省,他们之间最根本的不同在于B

  A.前者下设六部管理全国政务;后者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

  B.前者是立法机构,后者则是行政机构

  C.前者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设;后者则为加强各民族的控制而设

  D.前者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成熟;后者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06.我国古代的中央政治制度经历了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再到内阁六部制的演变,下列关于它们的评价,正确的是D

  A.前者确立于秦,中者盛行于隋,后者完善于宋

  B.丞相名号始终保存并呈现权力加大趋势

  C.都体现了决策、审议、行政三权分立的管理特色

  D.皇权一步步加强,有利于君主专制的有效实行

  07.根据秦朝官制,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史称“三公”。但太尉一职始终空设,在此背景下,御史大夫的实际作用是D

  A.监察百官并掌管财政B.协助皇帝助理万机

  C.协助丞相管理军事D.牵制丞相,以防其专权

  08.按唐制,中男不服兵役,成男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兵役的建议,得到唐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办法。最终此建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C

  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吏部

  09.陆游名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王师”,按两宋军事管理模式,其调兵之权应属于B

  A.节度使B.枢密院C.三司使D.转运使

  10.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力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

  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

  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