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特点
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总特点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
特征:⑴近代化受到中外反动势力的阻碍,发展缓慢,历经曲折。⑵资产阶级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⑶近代化缺乏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⑷发展畸形,产业结构不协调。
4、实现近代化与完成反帝反封建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近代史上,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与实现近代化的发展目标是相互交叉而又同步进行的,两者是双向互动的辨证关系。工业化的发展为近代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力量,近代革命又为工业化的开拓前进扫清了道路。
历史证明:完成革命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实现现代化是完成革命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的最终目的。
5、中国近代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及其影响
鸦片战争后,原有的封建经济结构解体,逐渐向半封建经济结构转变。其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等三种所有制。它们相互勾结,三位一体,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主要障碍,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后有一定发展,但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此外,还存在新民主主义经济,它是中共在独立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形成的。至解放战争后期,根据地已经形成了个体经济、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经济格局,其中个体经济比重最大,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比重最小。
多元化经济结构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①使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②是中国社会性质特殊化。③使中国革命斗争长期化。④使中国社会的政治力量多元化,形成多元化的阶级结构和复杂的阶级关系;产生不同的政治派别。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