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正确认识光绪皇帝在变法中的作用问题?
光绪帝的变法并非在实行一种民族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他也不是什么维新派的皇帝。他虽然借助维新派与慈禧对抗,但毕竟是一个封建皇帝,他不可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21、戊戌变法的评价?
⑴从变法背景来看,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⑵从变法内容来看,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⑶从维新思想的传播来看,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⑷从各种政治力量的斗争来看,是一次争夺政权的斗争,既有资产阶级维新派和封建顽固派的权力争夺;也有“帝党”和“后党”之间的宫廷斗争。
22、比较洋务派和鸦片战争时期抵抗派、维新派和洋务派思想的异同点?
⑴洋务派和抵抗派:目的相同但有不同,后者还为了镇压人民的革命运动;方法和步骤相同,但抵抗派的主张未实施;结果相同,都失败。
⑵维新派和洋务派:根本分歧在向西方学什么的问题上,而且两者的目的也不同。
23、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
⑴经济基础;⑵社会基础;⑶思想文化;⑷领导力量;⑸改革程序;⑹国际背景。
24、对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认识与评价?
⑴主观目的具有反动性;⑵本质具有落后性;⑶客观影响具有进步性;⑷实际作用具有背离性。
25、如何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26、三民主义的含义及其评价?
27、保路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四川保路运动对武昌起义起了直接推动作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
28、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
29、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从组成人员、对内政策和《临时约法》来看。
30、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的主要表现?
⑴三民主义的局限性;⑵中国同盟会的涣散,没有充分发挥政党的领导核心作用;⑶革命派不
注重发动群众;⑷武昌起义后把政权交给旧官僚和立宪派;⑸被迫同意南北和谈;⑹《告各友
邦书》;⑺在中外压力下,把政权交给袁世凯。
31、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纲领;农民问题;政党;武装力量)。
32、比较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反封建思想的差异?
⑴前者中外结合,在孔子名义下批判封建的守旧思想;后者运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宣传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⑵前者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未触及封建土地制度;后者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
共和国,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⑶前者主张和平改良,后者主张暴力革命。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