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录取通知书里,里面一张纸上写着:以后所有事情会通过这个号码来通知你。”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一位08级学生回忆说。
浙江万里学院法学专业一名大一学生反映,前几届SIM卡是和录取通知书一起寄到家里的,而她所在的一届是分开的,录取通知书先寄到,而后移动(SIM)卡和入学指南之类的资料一起到。
除了在录取通知书内夹寄SIM卡外,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浙江师范大学等不少高校将办理移动SIM卡嵌入到新生报名的流程中,而SIM卡则存放在新生报到的资料袋里。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一名大二学生告诉记者:“包括新生需知、地图、银行卡等宣传学校、学院的资料都在资料袋里。”
据了解,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发放到学生手中的SIM卡的使用率十分高。“我们一个班里有30多人,只有三四个不用,班长、辅导员在整理通讯录的时候都是按那个上面的号码整理的,不用的话会不方便。”一名大学辅导员如是说。
除了上述两种情况,舟山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显得带有几分强制使用的色彩。该校大二学生小陈告诉记者,全校学生必须统一使用电信卡,这张电话卡用处很大,上网、上课记录、进出寝室的门禁、进出图书馆刷卡、校园内消费等都需要使用。
校方:与移动公司合作有着历史原因
为什么录取通知书内会夹寄移动SIM卡?为什么新生的报到资料袋中也会放有移动SIM卡?是不是移动公司与高校都存在合作?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多家高校,而高校相关负责人均表示,确实存在与移动公司合作,主要是有着历史原因,同时并不强迫学生使用。
地处下沙经济开发区最东面的浙江工商大学下沙校区,于2003年9月投入使用。该校通信科许老师告诉记者,浙江工商大学与移动公司合作有着历史原因,之前电信和移动没有投入基础设施建设,2003年学校办公区域的固定电话、学生宿舍电话、办公网络等都是联通的。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