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两会的政协民盟的联组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以“娘娘、贵妃、答应”来比喻高校享受资源不公,待遇“冷暖有别”,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建议,普通高校不仅仅需要国家增加支持、投入,更应寻求特色化发展之路,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实用性人才。
有同感:大学决定“出身” 待遇相差巨大
“大学就是你走向社会时的出身。”网友peechisland表示。全国1000多所本科高校,39所985,112所211,“娘娘妃子答应的比喻太贴切了,我的本科母校,充其量是容嬷嬷吧。”网友魏巍_911说。
“刚去到自己的“答应”母校时,是有点失望的。”网友皮蛋说,学校的规模、资源都跟隔壁的“娘娘”没法比。“真心希望学校能多获得些支持,没有金字招牌,也希望能在四年学到真东西。”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校长郑强也曾就此表示,从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到贵州大学,感受到明显的待遇“落差”,并表示“贵州大学过去30年得到中央政府支持的总和,顶不上我原来工作浙江大学1年。”
不认同:教育公平不是吃大锅饭
也有不少网友对此并不认同。网友莫道相逢春已老表示,全世界的大学都有好差之分,好学校资源必然会多一些,这走到哪里都一样。网友凯萨的荣耀认为,高等教育不可能一碗水端平。顶尖技术人才本来就是少之又少的,他们需要的经费也更多。如果搞平均化,中国的科技进步就更慢了。
“教育公平不是吃大锅饭,全国2000多所高校齐头并进,合适吗?给贵州大学的拨款和给浙大的拨款一样多,合适吗?”网友喝茶上瘾的三秋树说。
网友Dictator_Caesar则认为,初级教育是应该公平分配资源,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往好的学校走,但是高等教育就应该分级,否则对成绩好的学生也不公平。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