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深圳英语人才需求大,外语学校应凸显特色
“国家高考改革中对外语考试的政策调整,的确让我们开始思考未来的办学方式。”深圳外国语学校校长汤佳宏表示,20年前,很多学校都想以“外语”两个字命名,这是“金字招牌”,意味着好招生。“但高考改革后,外语学校还有没有优势?外语学校如何在国际化方面发展?我们应该顺应社会要求,一味强调高考成绩;还是坚持过去的培养目标:培养外语特长、全面发展的世界级人才?”
汤佳宏认为,站在这样的背景下,外语学校应该重新思考和探索自己该如何定位和发展。为此,深圳外国语学校近日还专门邀请了该校1998届至2013届毕业生回校,成立“校友议事团”,为母校未来的课程设置把脉建言。
2007年从深外毕业的刘茹楠目前就职于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主要负责国家公派留学生的工作。刘茹楠认为,高考英语只是淡化,并非取消外语教学。就算高考中英语分数比例降低,但对于深圳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来说,就算不考英语,出于和外界沟通的需求,大家还是不会放弃学习英语。外语学校更应该抓住这种机遇,凸显自己的外语教学特色。
“广东相对国内其他省份更开放,深圳这个特点则更为明显。在深圳选择将孩子送出国留学的家庭非常多,这也让深圳的英语教育资源比国内其他城市要更丰富,更先进。我的大学同学有不少是从国内其他学校去的,与他们相比,外语学校的学生与外国人交流得更好,这就是外语学校的优势所在。”2003年,从深外毕业的梅晓静这样说。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