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答如流
马上被掐停追问
面试考四轮,包括作品简述、艺术常识抢答、开放性问答和速写。
台下5个教授组成考官团,台上一组8个学生一字坐开,身上挂着数字号牌。
第一个环节,考生依次抽两张图片,图片全部是他们在高中美术教材上见过的名家名作或者艺术景点。
每个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张,他们有两分钟的时间简述这件作品,可以从作者、构思、构图、表现方式等等角度去描绘。这个环节考察学生对名家名作的赏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龙翔在三位一体选拔开招的第一年,就担任过面试官。“那次面试,考生陈述的时候吞吞吐吐。今年呢,有的说得太顺溜了!”考官发现,今年有不少学生有备而来,看到图片心里就乐了,直接照搬教材上的说法,咕噜噜一通对答如流。如果考官觉察你是“背诵机器人”,就会马上喊“卡”。比如有学生描述席勒的画作结构,头头是道,考官掐断了他:“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了这幅作品?”
什么样的学生能出挑呢?比如说,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教堂顶上画的作品,如果你能说出作者,画的内容,艺术表现力,基本分在了。如果你还能再说说因为教皇朱利乌斯二世敦促绘制,米调整了壁画绘制的方式等等时代背景下的故事,来展现艺术家的深厚艺术功力,那你肯定亮了。
考官说,“如果你不是因为热爱,去深入研究一些作品,可能你不能说得那么生动。但是几个基本的切入点,有没有办法融会贯通来表述一点看法,还是很考验艺术感的。这是怎么考画画都没法考出来的能力,也不是训练应试可以得到的。”
小贴士:
艺术理论知识是硬功夫。如果你要像背化学公式一样背艺术作品,趁早歇了做艺术家的念头。
其实看艺术理论介绍是过于枯燥了些,推荐一些更轻松的方式,比如BBC等出过很多套制作精良的艺术类纪录片,都是介绍艺术史上的巅峰,不妨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记住基本的知识。了一场面试。这种回归老美院的考法,让记者感到:今后的艺术家不光要能妙笔生花,没点口吐莲花的功夫,也是不行的。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