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户口依然与高考权利挂钩的今日,首都北京的流动人口入学问题显得尤为尖锐。2012年高考前夕,中国教育在线曾发布的《2012年高招调查报告》中指出,2011年北京考生考取北大的机会是河南考生的46.5倍。在北京的过渡性办法中,2014年起,一个北京务工人员只有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六年,且子女有高中阶段完整学籍的,才能够参加高职的录取。伴随着近日高考网报系统的开通,随迁子女的报名资格也随之揭晓。据中国教育在线了解,海淀、大兴等区已有数十名随迁子女通过审核,可以在京报名高考,而多数未能通过审核的随迁子女多是因为父母社保条件未达标。
“异地高考”一直是个吸引人们关注和热议的词汇。从2010年开始,部分非京籍家长们发起了“支持随迁家庭子女就读地中高考的万人签名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一些京籍人士也签名表示支持。三年来,这些家长们坚持每个月到有关政府部门的信访办反应诉求、听取回音。去年年底,北京市教委出台“异地中高职考试方案”,将其作为“异地高考的过渡方案”,因为将原来对非京籍学生不设限的中高职考试,增加了三年、六年社保的条件,在非京籍家长中激起较多的负面情绪。与此同时,在网上关于异地高考的争论更加密集,反对的声音开始变得明显,一些针对非京籍家长及其主张的传言开始在网上流传。
“异地高考”到底该何去何从?非京籍家长们的主张究竟是什么?11月22日下午2点,中国教育在线将邀请网友“种菜的安娜”做客访谈间,倾听不同的声音。嘉宾将以非京籍家长的角度,谈一谈他们对异地高考的理解、期待以及困惑,将非京籍家长们真实的呼声带给公众。
嘉宾简介:
种菜的安娜,45岁,编剧、作家,原籍辽宁沈阳,曾从事数年心理咨询工作,2001年来北京,在金融行业任职,业余从事写作。关注教育,对男孩教育、独生子女教育有较多心得。孩子从小学起就在北京读书,今年高二,学习成绩优秀,示范校年级前十。在网上接触到就读地高考的有关信息,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探讨,主张以技术手段实现以连续学籍为基础的就地高考,得到很多非京籍家长的响应和支持。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