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短板和优势在哪里?
SAT主要考察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有观点认为中国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也有持反对态度的观点。那么,中国学生的优势和短板又是什么?
周齐墨认为,大多中国学生在数学和语法方面强过国外考生,这跟学生扎实的数学基础和传统英文教学注重语法讲解分不开。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只要克服了数学专业词汇等问题,就可以有一个不错的成绩。美国学生则相对擅长阅读和写作。
“阅读方面,由于要求的词汇量大,中国学生阅读文章有一定困难。此外,阅读的出题思路和中国学生以往接触到的也不一样。作文方面,由于学生平时阅读英文原著较少,在写作中语言资源匮乏,导致作文质量不高。”
要想有漂亮的成绩,刘云霞给学生的建议是“提早准备”。她认为要提早培养孩子学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初二初三可以试考,以感受题目的难易度,到高一再强化复习。在她看来,如果从高一准备,时间相对紧张。“因为你还要完成国内的高中课程,而这是两个不同的模式。有的学生真的是一边抹眼泪,一边准备,确实很辛苦。并且,还要记住,千万别把SAT考试想象成国内的高考分数线,因为SAT分数虽然是你申请学校的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唯一指标,还要看高中成绩、参加活动经历等。”
4新调整会有何影响?
近日,美国也传出消息:2015年,SAT将面临改革——怪癖的生词将减少,考试将更看重实用性和逻辑性。
如词汇部分,SAT考试改革之后,将用更日常化的词汇来代替一些比较偏门的单词,它所选的词汇将来在大学、工作及生活中都能用到。新版SAT的数学部分也将有变化。“它不应该仅仅是挑选正确的答案”,SAT考试主办方、美国高校委员会主席大卫·科尔曼说,“而更侧重对数学要点的解释和理解,并能将其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对此调整,彭鑫表示,新考试形式出现后,需要一段时间让中国学生和老师来适应,但总体来说不会有太大影响,因为SAT考试的精髓不会变——批判性思维。“只要在准备过程中侧重这方面的训练,即使出现新的考试形式,也不用太过担心。”
也有业内人士提醒,不能掉以轻心。比如词汇表面上看是简单了,但并不代表题目的难度降低,还是要做好充分准备。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