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那么激进了"
"隔着铁丝网把东西递进去都不可以。"2013年7月20日交接后,横琴岛小卖店老板陈先生像往常一样带着烟酒副食前往工地,结果被告知要有通行证才能进入。在陈先生这样的墙外的居民看来,被铁丝网团团包围的大学难免有些奇怪。
为了减弱"封闭感",澳门大学利用原有的溪流开挖出河道,形成"护城河"环绕在围墙之下,又在设有铁丝网和围墙的地段利用植物进行修饰。
但即便是这样,师生的疑虑也始终未能打消。2010年5月26日,澳门大学传媒学院《有机报》上刊登了学生来稿。在文中,作者不仅对横琴新校项目前期未向学生征询意见表达了不满,也对澳门大学能否真正实现学术自由表达了担忧。
教师方面,在2010年也曾有过一次针对迁校的抗议活动。但在后来进行的民意调查中,由于反对人数过少还是不了了之了。
不仅是澳门大学,内地学者对于横琴校区这一独特的"一国两制"施行方式也有着不同见解。中山大学法律系教授郭天武便曾撰文称,由于横琴校区位置特殊,必然会遇到在"两制"下合法而"一国"条件下违法的内容。
郭天武认为中央的支持并不意味横琴与氹仔、路环等澳门本地区域完全相同,因此应该充分考虑横琴校区对周边的影响。郭天武建议澳门大学应禁止横琴校区范围内的游行、示威,因为这些活动都会给周边珠海居民带来影响。
澳门大学的教授们也曾设想过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学生在宿舍里张贴符合澳门法律,但违法内地法律的标语怎么办,有人在校园内向外抛撒传单怎么办,甚至有可能各地的访民会利用横琴校区在周边实行上访。
从上海到澳门已有十余年的骆伟建认为类似游行示威、张贴标语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澳门学生很少受不良影响,并不关心这些"。
而随着横琴校区的投入使用,未来澳门大学也将进一步扩招内地生源。香港人仇国平则对澳门大学整体对时政的淡漠有些失望,"学校已经在内地了,到时候大部分学生又都是内地生,培养氛围就更难了。"让仇国平略感欣慰的是,新的校区将采取寄宿制,师生之间的交流时间将会大幅增加,"多少能让学生们知道得更多吧"。
学生会理事长陈嘉敏介绍,对于新校区大家关心最多的是交通和食堂问题,"其他的有了问题再说"。博士生Jonney也认为目前担心能不能上facebook是没有意义的,他更关心的是宿舍会不会存在有毒气体残留,"我们相信学校"。
"到那边肯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了,不那么激进了。"仇国平拍着办公室门上贴着的示威游行照片说。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