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考生填报第一批及第一批提前录取院校志愿的日子。俗话说,考得好,不如填得好,而考生们也都担心进入大学的临门一脚踢偏了,所以,在志愿填报上可谓斟酌再三,步步精心。
据相关调查显示,近60%的大学生在填报志愿时是听从父母、老师的意见或服从调剂进入所学院校和专业,如果有机会重新选择,有50%的学生表示会重新选择。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看到这组数据后,或许考生会对专业填报更为谨慎。浙江大学招办主任夏标泉认为,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建议家长要引导孩子在志愿填报时做到知己知彼,‘己’是孩子自己的理想和特长,‘彼’就是高校和专业。”夏标泉坦言,在历年的志愿填报阶段,大多数家长和孩子的填报原则是“尽量不浪费高考分数”,“这样很难真正找到能发挥孩子特长的学校和专业,应该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值得欣慰的是,今年的考生或许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清华大学浙江招生组老师张晏慧就告诉记者,今年有意向报考清华大学的考生大多有着自己的主张,“往年金融、经管等专业比较热门,但今年有不少孩子选择了环境、能源等相对冷门的专业,因为这是他们的兴趣所在。”
最让张晏慧感动的是今年我省的理科高考状元周晨,她考出了770分的好成绩,别的高校想“挖”她,她很认真地说了一句“我以后想成为一名科学家,我决定留在清华”。周晨的偶像就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而她选择的正是生命科学学院。“像这样坚持自己梦想的学生,浙江确实不少。”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