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江苏2013高考作文猜想:话题、材料作文的可能性高(2)

2013-05-20 12:22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北京暴雨、十面“霾”伏

  刚才提到的第一项主要写自然环境与我们紧密关联之处。如北京暴雨、十面“霾”伏、雪灾等,面对这样的题目,我们应审清题意,在写作中,不妨从这个角度思考:如何把这些正在渐渐变得不美好的东西“扭转”过来,还给人们一个正能量的自然环境,还给后代一个绿水青山的生态家园,写出我们的反思、愿望、行动。这样的文章,抓住了反思、愿望、行动等环节。

  ●“杜甫、元芳、莫言”

  第二项的内容比较广泛,如热点人物和现象。今年的热点人物是“杜甫、元芳、莫言”,“杜甫很忙”反映了两点:一是人们开始关注起国学文化或说传统文化,二是人们的关注方式有着现代的“烙印”:调侃味十足,随意性很强。那么,这种调侃本身究竟可取还是不可取?我们认为,正确的看法是,调侃比不调侃好,因为调侃至少让我们想起了杜甫,想起了国学,而不调侃可能会让我们彻底遗忘我们国学的精粹。所以,“杜甫很忙”,反映了我们对古文化的一种现实追忆。虽然追忆的方式未必可取,但是其对国学文化价值的再现,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所以,杜甫也好,元芳也好,莫言也好,我们在对待这些热点人物时,中肯的办法是折衷评判,不偏不倚,说透事情的“两面性”。

  ●中国梦、“中国式现象”、正能量

  热点现象历来是考试的热门预选题,但是,很少有考试正好考中热点。回顾一下近来热点现象。美丽中国、中国梦、“中国式现象”、正能量,等等。这些文章怎么写?美丽中国,我们可以这么写:美丽中国,才是我们诗意的家;中国梦,你我共同的梦;中国式现象(下水道堵塞,公共场所乱丢垃圾等等):乱象与积极因子总是相互交叉,实现社会的螺旋上升。如果不这么写,我们很难完成这篇文章。正能量,我们可以这么写:做一个传递正能量的使者。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