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掌握数据间逻辑关系。了解表中每行、每列数字的逻辑关系,从这些数字中分析出所说明的情况。例如2011年北京大学计划招生141人,实际录取144人,说明有小幅度扩招;其中第一志愿录取144人,等于实际录取人数,说明没有招收第二志愿考生;第一志愿一专业录取考生108人,说明有36人第一志愿非一专业录取,在填报院校专业时,二专业只可以选那些第一志愿一专业录取人数小于实际录取人数的专业。例如工程力学类(工学院大类)第一志愿一专业录取2人,实际录取3人,说明有1人是非一专业录取。
3.明确数据与章程之间的联系。《录取分数分布统计》中的数据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依托于录取规则产生的,因此考生父母不能只看数据,要把数据与规则联系起来。如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理科一本计划招生200人,实际录取218人,其中一志愿录取203人,说明有15人是二志愿录取的。北交大2010年招生章程中明确规定“对北京地区,当一志愿生源充足时,完成一志愿录取后,将继续投放少量理工类预留计划,录取理工类二志愿高分考生”,对于理工类高分考生就可以考虑这样的院校作为二志愿的选择。
很多院校投档时按实考分加上照顾分的总和进行投档,分专业时有的按总分,有的按实考分,分配专业的原则也不同,如志愿优先、分数优先、专业级差几种方式进行分专业录取,因此在选择专业顺序时我们既要看《分数分布统计》中的数据显示,又要注意每所院校的招生章程中有关录取的规则,联系起来看,以便合理排好专业顺序。另外有些院校在招生章程中注明对高考单科成绩的要求,考生父母在参考数据时也要考虑到。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