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变化
类型灵活更关注社会热点
前些天进行的复旦大学“千分考”中,曾有考题问“西游记里有多少妖怪”,这次“北约”的语文试题也不落人后,不仅挑战了编笑话、对对联等形式,内容涉及莫言、雾霾等社会热点。试题一出,即在网络上形成话题。不仅考题类型设置更加灵活,也更加强调考查考生对于社会热点的理解。
比如,今年“华约”的文科考题中,要求以“南北供暖”为话题,让考生写一段300字的短文,而“南北供暖”话题正是去年下半年社会上广泛讨论的话题。
而在“北约”的考题中,则更是延续了一贯的灵活风格,出现了写对联、写笑话等多种形式。今年,“北约”联考取消了800字的大作文,只要求考生根据电影《刘三姐》中的唱词《藤与树》中“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有树缠藤”写一篇500字的作文。其中,还有一道题目引发了争议,被称为“神题”。这道题要求考生根据“北大”、“清华”、“高考”、“状元”四个关键词,写一则笑话。有些考生感觉这道题有点怪异,并且在考场那么严肃的地方没有心情编笑话,由于这道题只有五分,一些考生甚至直接选择了放弃。
相比“北约”和“华约”,今年“卓越”联盟的考题却是走的平民路线,考生普遍反映超纲的内容非常少,“比想象中简单”。但是,“卓越”考题中,热点词语“煎饼人”的出现,也让不少学生直呼“贴近生活”。
在北京理工大学考点参加“卓越”联盟的考生反映,之前自己曾经了解到“煎饼人”这个概念,就是指知识面广,但却都了解不深。不过,也有考生表示自己是在试题中第一次见到“煎饼人”这个词语。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