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新闻 >

周鼎引发教授辩论 川大再推重奖奖励“好”老师(2)

2014-12-31 11:09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对话教授

  冯川:科研与教学“双轨制”是否可行?

  昨日晚8时30分,记者联系上冯川以及周裕锴,追问他们的思考。“我并非因为周鼎而讨论整个教师的考评体系,我思考过很多年。”冯川说,因为论文发表可以量化,重科研轻教学的考评模式因此有了更容易的操作空间。

  冯川也坦陈“三考合一”的弊端,“学生评教很容易受自我主观偏好的影响,缺乏客观。退休教师督导又很容易因观念或思维的错位,造成误判。做到绝对公正,依旧很难。”

  冯川表示,有些好老师天天读书思考,在微博里发表学术观点或者评论意见,这不等于说他没有搞科研,“所以教学与发论文是两回事,不能等价评判。”

  冯川还提到,可以尝试科研与教学“双轨制”,以两种标准来分别评价教师。一是专心或主要从事教学的,二是专心或主要从事研究的,内容可以交叉但需要细分评价体系。

  周裕锴:我不赞成奖励,对老师会构成负激励

  “川大作为研究型大学,教师的水平必须以学术为支持。”周裕锴告诉记者,其实在美国那些好的高校,教师如果没有学术成果,也很难称得上是在搞学术研究,更难说他就是好的老师,“部分人利用其中漏洞发表低劣论文,不能说高校考评制度是坏的。”一个老师是否教好一门课,不能依据课堂瞎热闹而定,而应该看这位老师是否有较高的学术素养以及能否启迪大学生理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当然我不赞成学校的奖励,因为奖励面太窄,对老师会构成负激励。如果真要奖励,请提高教师教学的普遍薪酬。”

  新闻链接

  大学职称评定:业绩主要由论文著作衡量

  大学里教职称分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四个级。目前的职称评聘主要参考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教师是否为本科生上课、学历及资历条件学历及业绩成果。其中,业绩成果主要从获奖科研、论文著作两个方面来衡量,教师在期刊杂志发表的论文数量与职称评定有莫大关联。(记者 胥帅)

首页 上一页 1 2

广告资讯:QQ:721800272